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问题小区”到“幸福样板” 看郴州神憩乾珑的治理“蝶变记”

2025-10-11 17:12:2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刘建军 

从物业费收缴率不足35%到稳定在90%以上,从纠纷频发到调解成功率高达96.3%——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神憩乾珑小区通过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实现了从“问题小区”到“治理示范小区”的美丽蝶变,为湖南基层法治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真没想到,困扰我们单元楼半个月的空调滴水问题,在‘家门口解纷站’只用了半小时就解决了!”小区业主李女士指着整改好的空调外机,对这项创新机制赞不绝口。 

神憩乾珑小区建于2013年,是苏仙区规模较大的住宅区之一,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入住率达89.2%。这个拥有5260人的大型小区,曾因物业管理混乱、纠纷频发而闻名。如今,通过“酬金制物业服务+家门口解纷站”的创新组合,小区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酬金制改革:物业费在阳光下运行 

“2019年之前,我们实行的是传统的包干制管理模式。”小区业委会主任黄满华回忆,“物业费收多少、花在哪,业主完全不知情。物业公司为控制成本,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居民不满意就拒交物业费,形成了恶性循环。” 

2019年,在街道和社区的引领下,小区成立党支部和业委会,推动物业管理模式从“包干制”转向“酬金制”。这一变革的核心是建立透明化的财务管理机制:预收的物业费中,按约定比例支付物业公司“酬金”,剩余资金全部进入业委会与物业共管账户,每笔支出需经业委会审批,年底结余归全体业主所有。 

eeef91e984b27ccd4e4c35728adaec56.jpg

物业财务业委会每月一审核、每月一公示。

为让居民理解新模式,小区发动党员、热心居民挨家挨户算明白账。“我们向居民解释,以前物业费是‘物业的钱’,现在是‘大家的钱’,花每一笔都要经业主同意。”小区党支部书记刘言琦说。 

这一改革迅速获得居民支持。小区同步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实行每月“两公开一考核”——物业公开服务与财务情况,业委会进行考核;推行年度预决算制度,年初报“花钱计划”,年底交“花钱账单”,居民可质询甚至请专业机构查账。 

财务透明彻底激活了居民参与热情。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35%跃升至90%以上,且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业委会收回地下车库管理权后,将月租从320元降至260元;2024年,小区用物业费结余给全体业主分红80万元。 

362bf57c3a07a67454d8f36981de3485.jpg

年底业委会给全体业主分红。

“钱花得明明白白,物业服务更有动力,我们缴费也心甘情愿。”业主王大爷拿着手机里的收支公示截图笑着说。近年来,小区用共有资金新建了儿童游乐场、篮球场,加装了智慧门禁与路灯,改造了围墙并建设了电动车充电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解纷站建设:法治力量沉到居民家门口 

管理制度理顺后,如何化解高密度居住环境下不可避免的邻里纠纷?神憩乾珑小区的答案是:让法治力量真正下沉到基层。 

2022年,依托酬金制改革的红利与“三长制”基础,东边江社区、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联合成立了“家门口解纷站”。这个20平方米的空间虽然不大,但桌椅、调解流程展板与法律书籍一应俱全,“化解小区事,温暖业主心”的标语格外醒目。 

d74d79c58fae64a765ffa0f859d52d84.jpg

“家门口解纷站”调处邻里纠纷。

“我们建立了‘楼栋长巡查上报—物业管家初步协调—解纷站多元调解’的三级响应机制。”刘言琦介绍,小区同步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即“每日巡查、每周入户、每旬交流、每月会商”,确保矛盾早发现、快处置。 

专业的法治支持是解纷站的重要支撑。站点联合街道司法所、辖区律所,每周安排法律顾问驻点,并梳理出家庭矛盾、车位纠纷、物业责任等12类高频纠纷的标准化流程,制成“调解指南”供调解员参考。 

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解纷站共受理纠纷216起,成功调解208起,成功率达96.3%,其中80%在楼栋或物业层面解决,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 

双向赋能:构建基层法治治理新格局 

在神憩乾珑小区,酬金制与解纷站形成了“管理提质—矛盾减少—信任增强—治理增效”的良性循环。酬金制从源头上减少了物业纠纷,解纷站则为酬金制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共同构建起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这种双向赋能效应在公共事务决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小区物业负责人胡经理分享了一个案例:去年小区计划用共有资金新建充电桩,低楼层业主担心安全问题提出反对。解纷站协调组织业主代表、企业、电力专家召开座谈会,现场解答疑虑;业委会则通过酬金制账户公示预算与使用计划,消除资金担忧。最终方案以92%的同意率高票通过,20个升级充电桩已惠及80余户业主。 

“以前搞改造要么吵翻天,要么怕资金乱用,现在透明管理加沟通协调,共识很容易达成。”业主刘女士说。 

神憩乾珑小区的实践,为湖南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苏仙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一模式的成功在于坚持业主主体地位,将专业化与群众性有机结合,既发挥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能力,又引入法律顾问、心理医生等专业力量,同时通过片长、楼栋长、业主代表让治理更接地气。” 

找准居民需求和治理创新的结合点,再难的基层矛盾也能破解。如今的神憩乾珑小区,整洁的道路、葱郁的绿化、和谐的邻里关系,无不彰显着治理创新的成效。从“矛盾多发地”到“治理示范点”,这一蜕变见证了法治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其探索实践正为更多社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