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通讯员 丁雪楠 陈春旭
“办案效果很好,但为啥总是评不上典型案例?”“案例撰写难下笔,精品如何‘磨’出来?”针对检察干警们心中的这些疑问,近日,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举办“育”见好“案”典型案例培育大家谈活动,为两级院50余名干警传道授业解惑。
本次活动,邀请到两级院在典型案例培育方面有经验、有成果的四位“实战派”大咖,分别是东港市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栾先君、凤城市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周平、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二级检察官助理邢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王梓璇倾囊相授。
栾先君以自身办理的“全国优秀立案监督案例”等3件最高检典型案例为例,揭秘“好案”的诞生密码:紧扣最高检思路,追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尤其要注重“好案”的培育意识,在案件办理、案例总结、案例推送中,把握时机、抢占先机。
周平办理的案件多件获评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在申报办理申诉案件典型案例中,她提炼出“三个围绕、两个注重、一个提升”的“点金术”,她强调要做“有心人”,做到“小案不小办”,日常工作中要主动谋划、勤学善思、精耕细作,把案子办扎实、让群众满意,才是根本。
邢辉结合一起两级院一体化办理的民事执行跟进监督案,分享了该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备选案例背后的故事,传授了从“怎么做”“怎么写”到“最高检如何选”的通关秘籍,并提醒大家“好案”重在每一个环节的反复打磨和对典型意义的提炼。
王梓璇聚焦典型案例“怎么写”,她以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为范本,详解撰写技巧与体例规范,不仅有正面案例分析解读,还有案例编写的注意要点,既帮检察干警在写作中“避雷”,又传授让案例“颜值”与“内涵”齐飞的呈现之道。
本次活动作为丹东市检察院“综合素能提升季”的关键一环,旨在以典型案例培育为抓手,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落地生根。“以后培育案例心里有底了,办案既要依法,更要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才是真精品!”与会干警纷纷表示,这场“大家谈”活动“解渴”又“提气”,不仅厘清了思路、掌握了技巧,更倒逼审查办案精细化、释法说理精准化、法律文书规范化,激励大家办精品案件、写精品案例,让公平正义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
编辑:刘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