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福建永泰县搭建矛盾纠纷“内循环”体系

对每一件矛盾纠纷“一盯到底”

2025-08-20 03:01: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宋学鹏 王莹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了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综治中心。这栋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的大楼与县委、县政府大院仅一墙之隔,位置醒目、交通便利。

“这里曾是永泰县信访局旧址,十分方便我们‘引流’。”永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建新打趣说,“如今信访局整体入驻,使综治中心对所有初信初访诉求都能即时响应,力争将矛盾纠纷先行化解在成访成讼前。”

今年以来,永泰县围绕化解矛盾纠纷“只跑一地、只进一门”的目标,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逐步实现资源一体化运行、扁平化指挥、实战化应用,推动本地区矛盾纠纷全量建库、矛盾处置全链闭环、风险隐患全域感知,构建起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主阵地”。

从“单兵出击”到“集团作战”

暑假期间,永泰县迎来了旅游高峰,可当地某知名文旅公司却因持股80%的控股股东意外离世陷入了股权纠纷官司。“这起纠纷涉及公司股权问题,当事人众多,矛盾一触即发,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必须快速妥善解决。”永泰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林世文告诉记者,但如果按照以前“单兵出击”的传统办案模式,法院仅核实相关证据就需要数周时间。

于是,永泰县法院当即将案件导入设在县综治中心的“亲清法企会商厅·永阳商和室”开展调解。县综治中心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牵头法院、市场监管、企业商会、调解组织、公证等多方力量开展“集团作战”,一次性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股权变更登记。

“根据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引,我们将涉及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部门全部纳入,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方式,整合政法、信访、人社等29个部门的矛盾纠纷化解力量。在前端设立6个窗口,全面受理群众各类诉求,同时整合8个专项工作平台、8家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实现矛盾纠纷精准分流交办。”永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中心主任陈文介绍说。

在后端,永泰县综治中心科学布局调解、研判、心理辅导等功能室,引入调解能手、法学专家等专业力量,确保矛盾纠纷分类施策、高效化解。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随着县级综治中心的配优建强,永泰县进一步推动乡镇(街道)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并以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为中枢,对上级转办、部门报送、网格摸排、群众来访等渠道流转的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全量受理、全部纳管。

近日,长庆镇村民侯某与邻居因房屋宅基地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协商无果后,侯某分别向村委会、国土所、派出所反映了诉求。

长庆镇综治中心依托矛盾纠纷“日登记、周排查、月会商”机制,对辖区内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汇总分析,发现这三种渠道反映的诉求源于同一矛盾纠纷。中心立即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村建办共同成立调解小组,从发现纠纷到成功办结仅用时两天。

“在‘应收尽收、日统日清’的基础上,我们每周统筹排查一次矛盾纠纷隐患,对风险问题及时预警提示,每月对全县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或信访积案进行专题调度、会商研判、联合处置,实现诉求全量归集、风险精准研判、纠纷合力调解。”陈文说。

通过福州市委政法委开发的综治中心“榕易调”系统平台,永泰县搭建起县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数据驾驶舱,形成县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形势实时态势图,为重大风险动态掌握、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提供强力支撑,推动风险隐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闭环”

近日,永泰县综治中心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灵活处置模式,统筹调度县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门,按照“综治中心处理矛盾纠纷事项流程图”推进,成功化解一起欠薪纠纷,32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17万元的欠款。

“在流程图指引下,我们运用矛盾纠纷‘四步十调’工作法,搭建起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内循环’体系,将本地区每一件矛盾纠纷都纳入综治中心‘视线’范围,一盯到底,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陈建新说。

根据矛盾纠纷“四步十调”工作法,各级各部门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全部分类登记,就地开展首接首调。调解未果则启动提级机制,依次由村、乡、县逐级调解,每级不少于三轮。

“对多次调解仍无法解决或当事人要求终止调解的,我们引导群众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相关线索经同级综治中心流转至属地继续跟踪疏导,实现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化解、结案、归档、结果告知等全链条闭环处置。”陈文进一步介绍说。

同时,针对一些因历史或政策原因确实无法调处的矛盾纠纷,永泰县还创新联合救助模式,通过社会救助、司法救助、信访救助托底协同的方式,促进事心双解。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