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胡宇昕
“我知道你们对彩礼的功能有不同看法,我讲一些类似案例,帮助你们了解这个问题从法律层面该怎么解决。”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室,调解员裘龙翔一边缓和气氛,一边结合案例释法明理,原本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态度渐渐缓和。
裘龙翔曾在奉化区人民法院审判岗位兢兢业业工作31年,退休后选择以人民调解员的身份继续耕耘热爱的法治事业。重返“职场”的第一天,裘龙翔便接到这起要求返还彩礼的离婚纠纷。
经过深入交流和耐心解答,双方对于彩礼返还有了理性的心理预期,就返还金额达成一致并当场履行,法结、心结双双化解。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奉化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构建“前端指导+精准引导+专业支撑”的立体化多元解纷体系,确保群众每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2024年6月,奉化法院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导中心,指派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6名书记员、6名调解员组成的精干团队入驻奉化区综治中心,为纠纷预防化解提供专业法律指导。
“有了法院专业力量指导,明显感觉当事人更加信任调解工作,调解效果更好了。”奉化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金佳灵赞叹道。
2024年3月,奉化区江口街道某机械公司资金链断裂,累计拖欠43名职工工资及经济补偿合计154万余元。因公司法定代表人失踪,部分工人围堵工厂、哄抢设备。江口街道综治中心得知后,第一时间寻求江口法庭介入指导。
“请先安抚工人情绪,我马上就到。”江口法庭法官助理张琪放下电话,立刻赶往现场,与江口街道司法所所长肖其宋一起,一边安抚工人情绪,告知并引导申请保全,一边联络区人社局指派两名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工人明确诉求,合法维权。
不到半天,奉化法院保全组成功查封32台机器设备,为保障后续工资顺利支付奠定基础。看到设备被成功查封,工人们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调解工作顺利展开。
在江口街道综治中心与江口法庭、援助律师的密切配合下,43名职工与公司10天内达成调解协议,工资及补偿金全部发放完毕。
近年来,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横向链接人民法庭、村社、司法所、政府部门等各级解纷力量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已成为奉化区矛盾化解的“金字法宝”。
“矛盾发生时,属地街道综治中心对信息掌握的速度可能快于法院,能够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对于防止纠纷扩大、遏止矛盾升级有很大优势。”江口法庭庭长单宏洁说。
202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正式上线,该案作为第一批案例成功入选。
2024年6月,在奉化法院和奉化区综治中心共同邀请下,宁波至行商事调解中心正式入驻奉化区综治中心,由3名青年调解员组成的专业化调解队伍,成为奉化区涉企商事纠纷预防化解的重要力量。
这支专业调解队伍的“领队”叫刘梦君,有8年“商事纠纷调解员”从业经验,不仅熟识公司法相关规定,更对市场主体的解纷需求有深入了解。
不久前,某国资公司与奉化某动漫公司因股权转让事宜发生纠纷,国资公司代理人来到奉化区综治中心,主动选择由至行商事调解中心开展调解。
“这起案件争议标的额超1000万元,是我们入驻奉化区综治中心以来接手的最大金额纠纷。”刘梦君说,企业不仅关心诉讼成本,更重要的是,诉讼意味着矛盾公开化,可能影响企业声誉和其他合作关系。
抓住企业核心诉求后,刘梦君首先评估动漫公司付款能力,随后找到国资公司负责与动漫公司对接投资事宜的“中间人”,一同开展调解。最终经过多次谈判,动漫公司承诺支付剩余转让款,国资公司愿意给予更长的宽限期,这起千万级股权转让纠纷顺利化解。
据介绍,自入驻以来,宁波至行商事调解中心接受奉化法院、奉化区综治中心委托调解涉企纠纷1262件,成功调处541件,调解成功率42.9%。
“专业调解组织的加盟,补足了综治中心调解能力的短板,也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金佳灵说。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