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暑假前,检察官创新形式“组团”来普法

2025-07-07 18:10:2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我们想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检察履职和司法公正,但是觉得一堂讲座不够深入。能否为我们开设一些分专题的选修课呢?”暑假来临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的“普法订单”。

近日,朝阳区检察院全院各个部门20余名干警组成“讲师团”,带着8个涵盖“四大检察”多条线业务的主题课程,来到了朝阳外国语学校,为新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法治教育活动。

对于朝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练虹怡来说,这种普法形式并不陌生。近年来,依托该院“走进校园课堂”专项工作,分类、分专题、分层次的法治课在持续完善中,干警们入校普法的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练虹怡觉得,如果能创新工作方法,融合全院“四大检察”的教学资源,让“走进校园课堂”不仅仅停留在普法课堂之内,将更有助于织密校园内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

如何创新?朝阳区检察院政治部宣教组副组长李珊珊建议,将这次入校普法的活动升级为一次全院跨部门、跨条线的法治副校长的能力实训,“组团拼班”授课,用“一堂大课+分专题选修小课”建立起菜单式普法新模式。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入校普法成为加强全院法治副校长未成年人综合工作能力的常态化实训平台,能让更多未成年人了解各种感兴趣的法律知识,还能为各部门检察官提供更多履职视角,持续提升检察综合履职的效果。”“走进校园课堂”专项工作骨干、第八检察部副主任王昭说。

当天的活动中,学校报告厅内,朝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征军、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王秀彩与现场两百余名同学共话法治信仰。第四检察部主任、电影《第二十条》的联合编剧王天毅,以电影片段为引子,通过讲述真实案例,让同学们陷入了对法治精神与自我保护的深深思考。

大课堂结束后,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分流至7间教室。各部门干警自主研发的7场精彩纷呈的互动课堂同步展开,“四大检察”职能全方位向同学们呈现。

刑事检察官向同学们传授抵御网暴“防身术”,拆解“套路贷”套路,揭秘著作权如何披上法律“铠甲”,并带领同学们破解高空抛物、“超市盗”等轻罪案件背后的法律账。民事检察官为大家解读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如何编织守护青少年成长的“防护网”。行政检察官则揭秘了行政检察如何化身“法治体检医生”,督促职能部门勤勉履职,让法治阳光照进“民生小事”。公益诉讼检察官带领同学们变身“公益小卫士”,点燃了大家守护共同家园的热情。

课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感悟化作真挚的文字,课程海报贴满走廊,凝聚成一面法治心语墙。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以及对课程的改进建议,检察官们仔细做了笔记,以备下次课的改进。

“这种零距离的交流,让检察官们更真切地了解到师生们的法治需求,为下一步‘走进校园课堂’精准发力提供了思路。”练虹怡说。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