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实干精神,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潜能。通过编制智慧“烟火地图”、升级城市夜景、创新店招服务、深化科学外摆管理等一系列法治化、科学化、高站位的举措,为杭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城市“烟火气”更显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
法治引领 科学布局“烟火地图”串珠成链
杭州创新发布全域覆盖14个区、县(市)的“城市烟火地图”,科学串联331个精品点位,涵盖商业外摆、主题集市、夜景观赏等六大类消费新场景。这不仅是落实中央“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部署的具体实践,更是杭州外摆政策法治化、科学化升级的成果展现——从破除壁垒的1.0版到聚焦“夜消费”的2.0版,精准赋能全市97个重点商圈焕发新活力。
“烟火地图”以精美手绘界面呈现,同时具备强大的数字化功能。市民访问“浙里办—贴心城管”平台上的该地图服务,即可便捷地进行分类检索、一键导航,清晰了解每个点位的具体商户类型(业态)及其特色活动时段。湖滨商圈“滨可儿”数字代言人运用AI与AR技术提供沉浸式导览,生动体现“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创新应用。动态更新机制确保地图信息实时鲜活,展现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另外,在法治框架下创新服务机制(如“十允许”经营规范、“区级申报、市级审核”机制),科学划定58个拓展区域,平衡“放”与“管”,有效规避了交通拥堵、卫生隐患等潜在风险,确保外摆经济活而不乱、繁荣有序,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杭州方案”。
科技赋能 璀璨灯光点亮夜间经济新动能
钱塘江畔全新升级的“四季”主题灯光秀,将宋韵雅致与现代科技元素完美融合,13个节日定制灯光秀动态更新城市夜景。这不仅是景观的提升,更是杭州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
杭州科学构建“一轴·两廊·三心·多点”灯光体系,战略性地打造钱塘江两岸、环西湖、运河沿线三大夜景经济集聚区,推出清河坊宋韵夜景、西湖音乐喷泉等十大主题路线,有效落实了中央“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要求。基于客流数据分析,杭州科学延长核心区亮灯时间至22:30,实现湖滨、武林等7大核心商圈每日亮灯。此举成效显著:“五一”期间钱江新城灯光秀吸引游客10.2万人次,西湖音乐喷泉单日客流峰值达110万人次。湖滨步行街夜间客流日均8.7万人次,增长25.3%;武林商圈周末峰值客流同比增长36.8%;河坊街游客停留时长增至1.8小时,夜间消费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服务升级 法治温度润泽民生惠企便民
聚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杭州全国首创“店招店牌菜单式备案系统”,内嵌400余种标准化设计模板,实现一键生成效果图、“知名连锁品牌”“已开业”“新开业”三类便捷通道备案、“零跑腿”办理。这一法治化、标准化的惠企服务创新,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已高效服务商户超3600家,是落实“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服务市场主体的生动注脚。
民生温情更体现在科学疏导上。杭州围绕“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战略,因地制宜设置疏导点。截至2025年5月,全市纳入“浙里办—摊有序”系统统一管理的室外经营点、便民点达402处,设摊位近5978个,有效保障灵活就业。同时,严格依法管控疏导区外无照经营,确保市容整洁,实现“烟火气”与“文明范”相得益彰。探索柔性执法制度,让城市治理在法治框架下更具温度。
智慧赋能 精绘“人间天堂”新图景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表示,杭州通过智慧“烟火地图”的科学引导、景观亮化的科技赋能、店招备案的法治保障以及疏导点的民生关怀等四项核心举措,成功实现三大跃升:一是消费空间多元化拓展,释放城市商业新活力;二是管理效能系统性提升,实现服务与监管双优化;三是民生便利显著增进,市民游客体验持续改善。未来,杭州城管将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智慧治理深化、城市活力激发、空间品质提档及公共服务优化,全力推动民生需求响应与城市品质升级,持续擦亮“人间天堂”金名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力量。(谢吉丽 周余隆)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