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不用来回奔波就解决了我的烦心事,太感谢你们的高效服务了!”近日,张先生手捧“及时调解 为民解忧”的锦旗,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接待大厅激动地说道。
这面鲜红的锦旗,不仅承载着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可,更折射出淮滨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显著成效。也是县委政法委牵头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权益保护的具体实践。
48小时化解异地纠纷 “一站式”服务显实效
这起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例,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也是群众对“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满意度的真实检验。
张先生在外省遭遇交通事故后,因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与对方陷入僵局。得知综治中心可以提供纠纷调解服务,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助。
“群众带着焦虑来,我们必须用高效服务换安心。”淮滨县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接到诉求后,中心立即启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依托规范化运行的联动平台,协调县司法局、交警大队、保险公司等部门入驻力量成立专班,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对接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和调解组织。通过视频连线核验事故材料、同步厘清责任划分、联动核算赔偿标准,最终促成双方于6月18日达成协议,全程仅用48小时。
“没想到不用来回跑,事情就解决了!”张先生的由衷感慨,正是淮滨县社会治理成效的生动注脚。这起纠纷的顺利调解,得益于该县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部门联动,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1+4+6+N”工作模式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部门联动不畅、群众诉求解决效率不高等难题?淮滨县给出的答案是:打破条块分割,推动资源整合。5月27日,该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推行“1+4+6+N”工作模式——以综治中心为统领,融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四大中心功能,组建6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统筹N支随叫随驻力量,打造全要素集成、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走进76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功能分区科学合理:群众接待大厅12个服务窗口秩序井然,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仲裁庭等专业场所一应俱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等部门派员常驻,住建、卫健等10余个部门轮驻,各类调解组织和社会力量动态入驻,形成“常驻+轮驻+随驻”的弹性工作机制。
“运行一个月来,该中心累计接待来访群众登记各类矛盾纠纷16起,成功化解15起”。淮滨县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简单事项即接即办,复杂问题启动联动机制,重大矛盾实行“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为营商环境优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淮滨样板”。(王道锋)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