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通讯员 吴多勇 饶劭凌 饶洪平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司法局西江司法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总基调,紧扣“建强法治根基、提升服务质效、夯实治理底盘”主线,以“普法+服务、治理+管理、审查+监督”为抓手,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小小”司法所在服务基层法治建设、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中彰显“大”担当。
“普法+服务”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强队伍,筑牢法治屏障。西江司法所以党建引领司法所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推行“五心”工作法,持续推进“党建红+司法蓝”融合并进,推动司法所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中勇挑重担。
该所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法律明白人”骨干420人,组建由村“两委”、执业律师、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骨干组成的普法队伍,推动“法进万家”,进村入户开展土地权属、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针对辖区企业法律需求,推出“法治体检套餐”,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深入企业开展“订单式”普法,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共走访企业19家,开展两场专题讲座。
搭建平台,织密法律服务网。西江司法所积极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作用,建好镇级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站,在24个村(居)和镇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
为解决专业人员不足问题,该所在公共法律服务站(点)配备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律师在线实时视频连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实现法律援助、公证办理等28项业务“一窗通办”。
2024年,西江司法所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11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引导办理公证事项17件,提供法律援助材料初审服务。
“治理+管理”
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构建多元联动解纷体系。西江司法所完善“镇调委会—村调委会—网格调解小组”三级联动机制,吸纳退休干部、老党员和热心调解志愿者,聘任为村小组调解信息员。
同时,培育“众合调解工作室”调解品牌,组建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行业专家参加的调解团队,联合调处疑难复杂纠纷。搭建“产业发展+纠纷化解”平台,整合司法行政、法庭、派出所、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专业资源,解决劳动争议、合同履约等涉企矛盾纠纷。
该所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加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和教育帮扶,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
此外,推动安置帮教工作联动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帮教体系,联合民政、人社等部门,落实全周期精准安置帮扶机制,确保教育、帮扶、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
2024年,西江司法所共指导参与矛盾纠纷排查157次,调解矛盾纠纷143件,成功调解140件,调解成功率达97.9%。
“审查+监督”
把好依法行政“第一道关口”
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西江司法所制定《西江镇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方案(试行)》,将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以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等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并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司法所和党政办协同、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共同参与的合法性审查“1+2+N”工作机制,促使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地见效。
推动行政执法提质增效。西江司法所开展嵌入式日常监督,建立“三查三看”常态化监督机制,落实靶向式专项监督,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生态环境、林业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执法活动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拓展多元化社会监督,设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行政执法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并妥善解决。
2024年,西江司法所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8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10件、农村“三资”领域合同55份,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示函》2份,纠正执法案卷4份。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