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崔东凯 张冲
无论是简单的日常问题,还是复杂且涉及多个部门协调的纠纷都能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实现矛盾纠纷“进一扇门,解万事忧”。
今年4月,《法治日报》记者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综治中心看到这样一幕,村民张大姐在群众接待大厅只用30分钟就办完了复杂的土地确权纠纷调解申请,另有几名村民的劳务合同纠纷也通过线上流转当天就进入仲裁程序。虽然黑河市的五月依然春寒料峭,但综治中心高效热情的服务,如同暖阳般驱散了寒冷,让这里的群众感受到了温暖。
近年来,黑河市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建设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的推动优势,抢前抓早因地制宜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黑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晓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已完成5个,5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全市76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已完成59个,其余的也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真的太感谢了,两笔赔偿款都收到了,我爱人的康复费用终于有了着落,真没想到综治中心能这么快就把我家这个难事儿解决了。”村民老刘拉着五大连池市综治中心主任王增喜的手激动地说。
2024年11月,五大连池市居民孙某某危险驾驶案与被害人就民事赔偿部分久拖不决。2025年1月,在双方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被害人的丈夫刘某来到市综治中心求助。
五大连池市综治中心依照黑河市《轻罪案件刑事和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组织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四部门开展诉前多元化解。经过两天多轮调解,孙某某真诚赔礼道歉,主动将13.5万元赔偿款交到被害人亲属手中,实现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在2024年初,黑河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入2024年重点督办事项。同年2月,黑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印发《黑河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及方案,提出4方面23条具体的建设标准,在五大连池市进行试点并召开现场推进会。
截至目前,黑河市的五大连池、逊克、嫩江、北安、孙吴5个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2024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综合考评工作中,黑河市取得了进入第一行列的历史最好成绩。
18个部门轮驻中心
从“多扇门”到“一扇窗”。2024年11月,嫩江市综治中心整合原有分散的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7类功能场所,按照“常驻+轮驻+随叫随驻”原则,推动公安、法院、检察、司法行政、信访部门常驻,住建、人社、城管、民政、法学会等18个部门轮驻综治中心。
“五大连池市1800平方米、北安市1500平方米、逊克县810平方米、嫩江市788平方米……”黑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米英波介绍说,各地本着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原则,以及结合现有基础和人口规模,在主城区选址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县级综治中心人员配备率达93%,乡级综治中心人员配备率达95%。
2025年初制定出台的《黑河市综治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受理机制》有效统一了各县(市、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各类文书,同时制发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流程图”,衔接警调、诉调、检调、行调、访调等机制。
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综治中心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3813件,化解率99.14%。
提升纠纷化解能力
“敢要我的地,我就跟她拼命。”今年4月,正愁不知去哪说理的二井镇居民老张来到北安市综治中心一吐心中不忿。
原来,他和田大姐于1987年经介绍办了婚礼,但未领证属于事实婚姻。田大姐生子五年后外出务工,30年未归。2025年初,年过六旬的田大姐回村想通过离婚向老张索要名下农田。综治中心介入调解,立即召集法官、调解员和心理专家,经多轮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田大姐名下的6.3亩土地由老张继续经营4年,土地收益款作为给付张某多年来独自抚养孩子的补偿,为该起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黑河市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具体实践,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建、怎么用、如何管的思想路径和保障问题。黑河市委政法委坚持试点先行,在全市打出标杆、做出样板,实现以点带面规范铺开。
五大连池市创建“单兵+集团”作战模式,建立警调、诉调、检调、行调、访调对接机制,集中优势“兵力”化解“送上门”的矛盾。北安市聚焦“重点人”,消除“隐患事”,稳住“社会面”,提升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和社会治安一体化防控能力。嫩江市以“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为牵引,通过“多中心合一、全链条闭环”,让矛盾纠纷从“多头跑”变为“一站清”。
徐晓军表示,黑河市各级党委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抓实,下一步将结合实际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工作部署,做到行动早、进度快、成效实。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