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社会共识,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近日,广东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暨进一步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惠州召开。会议指出,全省122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部挂牌成立,1612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已实现全覆盖建设、实体化运作、规范化运行。接下来,将着力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对综治中心工作的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
近年来,广东省创新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东实践,持续深化“1+6+N”(“1”是指处于核心枢纽位置的综治中心;“6”是指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政法力量及综合网格与“粤平安”等信息化平台;“N”是指其他综治力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部分地区还建有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努力将矛盾纠纷终结在群众家门口。
多中心合一 一中心多用
今年3月,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某企业一名员工突发疾病去世,死者家属与该企业、劳务派遣公司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来到所在街道的综治中心求助。因事涉多个部门,街道综治中心组织入驻的相关部门与调解力量联合调解。多次调解无果,街道将事件上报至区综治中心。区综治中心立即组建专案团队,前往街道综治中心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多部门联合调处,当事人只需进‘一扇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便利和公平。”签完调解协议书后,涉事企业负责人感叹道。
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惠州市高标准打造各级综治中心,建强“一扇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100%实体化运作。综治中心有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常驻,其他部门轮驻或随驻,同时引入法律咨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不断拓宽解纷渠道,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得益于综治中心高效统领,以往群众“多地跑、多地问、多地等”情况在广东已基本不复存在,如今群众反映诉求只需进“一扇门”,事件所涉其他部门均由综治中心协调联系。
广东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23年以来,广东把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持续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各地把这项工作纳入市委全会统筹安排,制定实施方案,压实主体责任,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通过建立健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全省各地大力强化县、镇两级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上级职能部门资源和力量下沉,做到一‘吹’就到,一‘应’就办、一‘办’就成。”该负责人表示。
构建新的多元解纷大格局
“我们这里有人要自杀,请帮忙劝解。”去年7月,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综治中心接到求助,称有村民因家庭纠纷欲轻生,村干部反复劝解无果。综治中心立即启动“专家引流”工作机制,调配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抵达现场。经专业心理疏导与劝解,当事人最终打消轻生念头。接着,专家趁热打铁,通过耐心调解,促成其家庭矛盾化解。
“专家引流”是韶关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机制,主要用于解决“疑难杂症”。专家们流动进驻各镇街综治中心,通过“坐堂接诊”“上门巡诊”“线上速诊”等方式,对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把脉问诊”,并开出化解良方。
与“专家引流”机制异曲同工的,还有中山市三乡镇综治中心建立的“解忧驿站”。该驿站导入优质资源,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入驻,对一些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矛盾纠纷,驿站依托村(社区),为群众提供预约调解、下沉调解等服务,将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全省各地立足政法职能,各显身手,创新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通过政法力量协同、部门力量嵌入、社会力量参与‘三维发力’,构建起新的多元解纷大格局。”广东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政法力量协同方面,各级综治中心发挥统筹作用,推动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机关以多种方式常驻,提升现场解决与快速协同能力。部门力量嵌入方面,各地以县级为重点,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人社、住建、卫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进驻县级综治中心,加强苗头性问题感知能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各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和行业协会、“两代表一委员”独特作用,形成群防共治良好氛围。
广东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渠道众多、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如今,把政法部门等力量集中前移至综治中心,并充分调度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资源下沉“拧成一股绳”,更好地实现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将“数治”服务延至群众身边
在东莞市大岭山镇综治中心大门口立柱上,贴着一张二维码,上面写有“网上‘枫桥’一码直达”字样。途经此处的周阿姨用手机扫了扫二维码,屏幕上立即弹出一张简易又清晰的表格。
“只要填上姓名、联系方式和要反映的内容等信息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周阿姨说,她想反映楼下大排档深夜噪声扰民问题,之前因为琐事被耽搁,这次路过综治中心才想起来反映一下。
大岭山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以数字赋能,通过广泛推送和张贴“一码直达”,将“数治”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同时依托非警务矛盾纠纷处置平台,形成“群众反映—平台接单—指挥处置—监测评估—流转反馈”快速调解模式。
广东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大力推进“粤平安”云平台应用,通过科技赋能、风险预警、服务延伸“三位一体”,实现矛盾风险“看得见、判得准、管得住”,平安上“云”、社会治理入“格”、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进“窗”的现代化指挥体系加速形成。
“目前‘粤平安’云平台同时接入12345热线、110非警务警情等多渠道流转的矛盾纠纷数据,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借助智能化分派系统,能快速将矛盾纠纷精准推送至责任部门,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该负责人说。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