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化解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海南昌江县综治中心织就基层治理平安网

2025-05-06 03:15:3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5月5日下午,《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如同城市脉搏,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成“平安协奏曲”。

“五一”假期,随着值班人员轻点鼠标,网格员实时传回的巡查画面跃然屏上——“智慧大脑”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黎乡苗寨,全程跟踪、及时督办群众诉求的受理、办理情况,让百姓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看得见、摸得到。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昌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火热实践,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载体。”昌江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才健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综治中心建成启用以来,初步形成县镇村整体联动、统筹协调的县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为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昌江样板。

形成三级治理矩阵

“要突出特色亮点,深入挖掘昌江在综治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3月4日,昌江县委书记陈儒茂到县综治中心及县社管平台指挥中心调研全省综治中心现场会筹备工作情况时说。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综治中心作为集中受理和处理群众诉求的场所,主要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双重职责。近年来,昌江县围绕自贸港封关运作“一号工程”,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筑牢社会治理根基,擦亮平安昌江新名片。

踏入占地面积超2000平方米的昌江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井然有序的窗口、热情专业的工作人员,无不彰显着昌江县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坚定决心。

1月21日,昌江县综治中心揭牌成立。中心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标准,打造“1厅+N室”模式,设置群众服务大厅、矛盾调解、指挥调度等13个功能区,整合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信访接待、诉讼服务等10项服务资源。

记者注意到,试运行以来,昌江县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600多人次。在这里,无论是棘手的劳资纠纷,还是复杂的宅基地争议,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依法推进,进一步提升昌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昌江坚持集约、实用、便利原则,全方位优化中枢平台建设,整合现有场地资源,高标准建成县级综治中心,打造8个乡镇实战化分中心,村级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92个服务站,逐步形成‘1+8+92’三级治理矩阵,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综治中心成为全县基层治理的‘桥头堡’。”方才健说。

常驻轮驻随叫随驻

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常驻,风险多发行业主管部门轮驻,相关诉求涉及单位随叫随驻……

“综治中心启用后,不再局限于单个部门,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汇聚强大的工作合力。”昌江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吴传信说,中心创建了“常驻+轮驻+随驻”工作制,实行合署式办公、一体化调度、专班化管理,实现平台融合、力量融合、工作融合。

昌江县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建立入驻部门间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构建常态化培训制度,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将三级中心的工作实绩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切实推动综治中心各项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县、镇、村层层发力,点面结合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镇级综治中心作为主阵地,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村级综治中心作为“前沿哨所”,主动排查、及时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

吴传信表示,昌江县委政法委坚持以机制建设促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协同化运转体系。强化会商会办,建立“定期+应急”双轨会商机制,针对重大疑难纠纷、复杂信访积案等问题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无法解决的,提请同级党委政法委协调推动或报告上级综治中心。

此外,县综治中心对各乡镇、各部门报来的重复警情、矛盾纠纷治安风险等信息开展每日分析,加强风险等级研判和预测预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函、问题督办函,推动相关部门压实处置责任;定期研判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整体态势,形成专题报告。

县级综治中心统筹全县调度工作,推动“访调”“诉调”“公调”“检调”对接,督促部门落实“吹哨报到”机制;直接对乡镇、村居综治中心、网格员垂直指挥,提升基层应急处突能力。落实回访督办制度,县综治中心做好接办事项电话回访,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结合下沉蹲点工作加强线下回访,做好稳控和疏导工作。

线下调处线上流转

“大家都是邻居,有矛盾不要怕,心平气和把事情讲清楚。”3月26日一大早,张爱玲赶到昌江县石碌镇香岭村,组织矛盾双方调解,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当天中午双方便签订调解协议。

张爱玲是石碌镇专职调解员,她受昌江县综治中心平台分派,联合当地司法所、村委会等介入矛盾纠纷调解。这是昌江县综治中心推行“线下调处+线上流转”双轨并行机制,快速化解邻里土地纠纷的一个生动实践。

建成启动以来,昌江县综治中心持续优化综治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受理、分流、调处、回访、办结等环节“一网通办”。

记者注意到,对群众来访、网格上报、部门推送、12345热线转办等诉求,昌江县综治中心经窗口受理形成“一案一码”并由当班负责人研判后,根据诉求性质派单至责任部门处理,调处过程通过视频记录、文书上传等方式动态更新,做好卷宗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进度可查、责任可溯、结果可看”。

基层是矛盾纠纷的高发地,若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小矛盾可能演变成大冲突,影响社会秩序。昌江县综治中心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理念,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形成“专职调解员+专业团队+社会力量”的联动调解矩阵,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昌江县综治中心推动政法、信访、人社等10个单位成建制常驻,工会、妇联等11个部门轮驻,引入医疗、婚姻等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组建由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和精通各种语言的调解员等专业人员构成的动态调解资源库,打造基层多元纠纷化解新格局。

本报昌江(海南)5月5日电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