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莫雅璇 通讯员 尹校 刁桂彬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发布会。“深圳海关查获全国首宗进境粮食领域妨害动植物检疫罪案件”与“全球AEO大会深圳举办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两个项目荣膺榜单,创下单届双奖新纪录,实现深圳海关连续五年蝉联此项殊荣。
“这份荣誉是深圳海关五年来,压茬推进‘十四五’海关法治建设规划各项任务的成果、笃行法治的缩影,也是海关人忠诚履职的集体见证”。深圳海关法规处副处长王大风说道。
法治引领 创新制度供给衔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深圳海关积极投身智慧海关建设,推动海关总署支持河套十项措施落地、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明确“白名单企业制度”等关键条款、“科研物资、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进出境分类分级监管”等通关便利措施纳入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4月18日,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十条”,其中之一就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2024年5月,第六届全球AEO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中方主导推动的《深圳行动计划》纳入大会成果,相关情况获评本次“十大法治事件”。
法治筑基 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深圳海关坚持健全完善党委专题学法、领导干部上台讲法等机制,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厉行法治,全年开展宪法宣誓12场次、学法考试覆盖6000余人次,法规部门获评“广东省依法治省先进单位”。
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3个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查获某珍珠商行输入固体废物案,作为捍卫国门生态安全的标志性案件成功入选。
“截至第一季度,深圳有477家AEO企业,以全市进出口企业数量的0.23%贡献深圳市46.8%的外贸份额,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深圳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企业信用管理科科长曹明园介绍说。
据了解,深圳海关依托中国海关AEO实训基地(深圳)持续强化全流程“沉浸式”培育,重点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关键企业,围绕“卡脖子”难题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一季度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92项,免除AEO企业加工贸易全工序外发担保3.67亿元。
法治赋能 护航企业合规出海
前不久,深圳海关挂牌“深圳市涉外法治人才实训中心”。“我们建设了一支涵盖法规、关税、技术贸易等领域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其中1人入选广东省涉外法治人才库,3人获评深圳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深圳海关法规处法规科科长古丽雅介绍说。
在全球经贸摩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部分国家出台安全、绿色等技术法规提高准入门槛。对此,深圳海关组建国外技术法规研究团队,对主要贸易国的技术法规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研判,为企业合规出海安装“法治罗盘”。
法治惠民 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深圳蛇口是改革的起点、开放的前沿。由于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业务类型多、监管体量大、社会期待高,伴随监管业务所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多样,深圳海关在蛇口关区建立首家“枫桥经验”调处工作室。在这里,一支精业务、懂法律、有温情的金牌调解员队伍将释法说理与为民纾困相结合,既打开“法结”,又解开“心结”,源头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如今,深圳海关已在各关区建成34家各具特色的“枫桥经验”工作室,形成了百花齐放的靓丽“枫”景。
从守护国门安全到引领国际经贸规则,从赋能新质生产力到高水平执法为民,深圳海关书写了一份又一份新时代法治答卷。
为把国门生物安全的法律知识融入学校和企业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圳海关在一线组建了一支近100人的普法讲师团进学校、企业机构开展“法韵青春护国门”系列普法讲座等宣传活动“送法上门”。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