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2025年3月23日11时许,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某居民小区发生惊险一幕。甘肃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白兴琛、马臻夫妇凭借职业敏锐性,成功解救一名欲轻生的花季少女,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
那个春光明媚的周末,这对双警家庭正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白兴琛在客厅陪伴三岁女儿观看动画片,妻子马臻则在厨房准备水果。洗衣机规律的低鸣与窗外的鸟鸣交织成温馨的背景音,直到马臻在第三次冲洗果篮时,余光捕捉到对面六楼阳台的异常——一名身着白衣的少女正蜷坐在不足十厘米宽的窗沿,双腿悬空摇晃,正茫然俯视楼下。
“老公!”马臻压低的声线里裹着职业训练出的镇定。正在客厅的白兴琛瞬间领会异常,冲至窗前时,发现少女身体微微颤抖,随时可能纵身一跃。这位有着十年戒毒工作经验的民警立即推开窗户呼喊:“小姑娘!回去!危险!”声波穿透二十米楼间距的瞬间,少女茫然望向对面男人,缓缓退回阳台,身影消失于玻璃之后。
此时,夫妻二人已启动应急救援:马臻套上居家拖鞋,顾不得更换睡衣便冲往对面单元。白兴琛留守窗口持续观察。通过精准分析楼宇结构与光影角度,白兴琛及时将定位信息传送给妻子。在6楼门前,她轻叩三次后听见门锁转动声。门缝里露出半张泪痕斑驳的脸,少女警惕地攥着门把手:“你是谁!”马臻后退半步展示空着的双手,柔声说自己来看看她。少女紧绷的肩膀忽然松懈,整个人扑进马臻怀中抽泣。马臻安抚好少女情绪后,返回家中。白兴琛发现少女仍徘徊在飘窗边缘。马臻当机立断拨打110与社区电话,同时拿起一盒巧克力二次上楼。确认少女始终停留在地面安全区域,马臻才发现后背的冷汗浸透了棉质睡衣。
“生命从来不是孤岛。”回忆当时情形,马臻仍眼眶泛红。在等待救援的十分钟里,她轻抚少女嶙峋的肩胛骨,用专业心理疏导技巧化解危机。当派出所民警到达时,少女颤抖的身躯已逐渐平静。随后赶到的白兴琛与民警完成信息对接,并协助联系上少女父母。
4月5日,获救少女在父母陪同下登门致谢。捧着果篮的母亲三度鞠躬:“你们救的不只是孩子,是整个家。”两代人的泪水在春日暖阳中交织,见证着这场生命的双向救赎。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