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焦中国首部“网络法治发展年度报告”

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愈加坚实

2025-04-29 06:42:1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常鑫 柯榜凯

□ 本报见习记者 任锐

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领域综合性年度报告,既是《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的续篇,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发展系列年度报告的开篇。《报告》全面展现我国2024年网络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系统分析网络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展望下一步网络法治建设方向。

高质量网络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网络立法是夯基垒台、固本强基的工作,是依法治网的基础和前提。2024年,我国深化网信领域改革,加快制定修订网络领域相关法律规范,持续夯实网络空间法治基础,网络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不断增强。

国家经济社会与新技术新应用发展到哪里,法治建设就覆盖到哪里。《报告》显示,为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统筹数据发展与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等重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继制定出台,《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多部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数据安全管理规则持续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不断优化……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形势,“互联网+”各领域治理的法律依据不断丰富,网络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在哪里,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2024年,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暴力等问题引发关注。为回应人民群众期盼,2024年1月,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6月,《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出台,为我国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月1日,在江苏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新华社区农家书屋内,网络普法志愿者向学生讲解《未成年网络安全保护条例》相关内容。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起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围绕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建设。

2024年5月7日,合肥蜀山区井岗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向居民宣传新保密法相关知识。

网络执法多线并进不断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网络生态关系广大网民切身利益、关系企业健康发展。

2024年,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健全完善网络执法工作协调机制,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执法,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切实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虚假低俗网络直播、涉企侵权信息、违法外链信息、同城版块内容乱象等各类问题,不断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一次次重拳出击,展示出我国网络执法多线并进的卓著成效。《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平台实施警告或罚款处罚,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0946家;全国公安机关累计开展监督检查20万余次;督促相关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关闭账号107802个。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从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深化个人信息保护执法、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到开展数字市场秩序维护、网络平台治理、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行政执法,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从聚焦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加强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促进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到重点打击涉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和网络水军等相关违法犯罪……执法约谈、警告、罚款等处置处罚手段综合施用,持续向好的网络生态逐渐形成。

网络权益司法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我国司法机关立足国情,不断健全重点领域司法规则,稳步推进数字法院和数字检察工作,依法办理涉网新类型案件,加大网络犯罪惩治力度,有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山西晋城,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栏。

完善网络司法保护规则。2024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明确网络诈骗、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案件的惩处原则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要求。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建立“三审合一”审判机制,贯通刑事、民事、行政一体追责机制,建立线索移送、刑民衔接、公益诉讼衔接等机制,充分整合审判资源。

提升网络司法建设水平。2024年,我国法院提供跨域诉讼服务7918次,累计在线二审立案超37万件。数字化诉讼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数字化为支撑的全国法院一体化诉讼服务格局正在形成。

惩治各类突出网络犯罪。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开展打击涉缅北、阿联酋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向28个省份交办督办5万余名境外回流人员案件,各级检察机关累计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7.8万余人,依法从严惩处、依法准确惩处、依法全面惩处、全力追赃挽损,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金华市民政局在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社区开展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老年人反非法集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网络法治宣传教育质效全面提升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

2024年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国网信系统持续丰富网络法治宣传载体形式,建强网络法治宣传矩阵,网络法治宣传质效全面提升。

2024年,中央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深入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法治宣传,先后在京津冀、江苏、内蒙古、云南、安徽等地举办五站活动,集中开展各类法治宣传1400余场次,推出法治主题网络报道近3.1万篇次,网上阅读量累计达46.8亿次,深入宣传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助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2月28日在天津举行。

6月,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撰写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从网络法治起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全景展现30年来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宝贵经验和未来前景,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安徽省网络普法e站”实现全覆盖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全国网信系统开展“尊崇宪法”重大主题网络法治宣传,大力推进“宪法进网络”,凝聚法治磅礴力量。各地各网站推出宪法主题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宪法精神内容宣传解读报道19万篇次,网络点击量23.5亿次。

……

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从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到青少年、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从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到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一个人人参与网络法治建设、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尊崇法治、捍卫法治日益成为亿万网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024年第十一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广州开幕。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网络法治是信息革命发展的时代需求,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支撑。

站在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幅成色更足、更加粲然的网络法治建设锦绣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历史和时代赋予网络法治工作新的更加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网络法治新成效也必将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