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白城公安全力打造规范化高素质法制员队伍

2024-08-22 16:44: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张美欣 通讯员 白阳 

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以大力推进法制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执法基础,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带动全市公安执法水平整体提升。 

全市公安机关连续5年实现绝对不批捕、不起诉、行政败诉案件“零发生”,工作成效保持全省前列;行政复议零败诉经验做法被公安部、省公安厅予以推广。 

高位组织部署 严把“准入关” 

将法制员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有效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高位谋划推动。市公安局党委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抓实抓好抓活法制员队伍带动全市公安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采取全局会必讲、调度会必问、法治会必落、下基层必看方式,全面督促法制员队伍在执法一线真正发挥“第一道关口”作用。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白城市公安机关法制员管理规定》,明确了法制员6类25项工作职责以及相关工作要求、奖惩措施,确保了法制员队伍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严格遴选标准。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对法制员的政治素质、学历专业、执法工作经历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优先选任具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或公安机关高级执法资格的民警担任法制员,坚决确保法制员队伍整体质量。 

狠抓能力提升 严把“培训关” 

创新推动人才培育机制,立足转变职能、转型发展、转换方式等多种手段,培育锻造符合新时代法治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开展跟班培训。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跟班培训基地,结合法制员自身需求和业务能力,重点围绕案件审核、法律文书制作、网上执法巡查等内容,每季度组织法制员开展跟班培训,累计培训112期712人次。开展旁听庭审。组织法制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36次,使其熟悉庭审规则,增强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指导单位日常执法办案。定期交流评析。利用每月法制员工作例会,针对执法实务中发生的正反典型案例,围绕案件事实、证据和程序等方面开展点评,评析案件成败,吸取经验教训。 

明确工作任务 严把“职责关” 

进一步深化工作举措,实现法制员职能由传统刑事案件审核、复议诉讼应对等被动型、事后型工作模式,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主动型工作模式转变,有力促进了执法质量提升。筑牢执法质量第一关。建立法制员闭环巡查审核机制,从接处警、受立案到调查取证、移送起诉等各个环节,法制员全程参与、全程巡查、同步办案、同步审核,第一时间巡查执法视频,第一时间审核案卷,及时发现、整改、反馈问题,实现由事后、静态案件审核向全程、动态、随时审核监督转变。2023年以来,所队案件初审自行发现问题率同比上升约13%。占领深挖线索制高点。充分发挥法制员岗位特点和专业优势,通过梳理案件整体脉络,努力深挖线索、扩大战果。坚守法治宣传最前沿。充分发挥基层法制员的法律宣传作用,紧密结合一线日常工作,围绕宪法、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近距离、高频次、接地气宣传发声。 

严格奖惩激励 严把“考核关” 

在表彰奖励上持续向优秀法制员倾斜,坚持对履职不到位法制员调整淘汰并依规追错问责,以科学有效的考核措施推动法制员积极履职。建立管理档案。为全市178名法制员逐人建立管理档案,记入法制员案件评查、案件审核、法治宣传、执法过错等工作情况。管理档案分为法制员自行填报上传、分局法制部门审核补充、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复核存档三级管理模式,以便法制员工作情况实时更新、实时掌握。健全考核机制。对法制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成绩合格的予以发放法制员聘书。依托警综平台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和法制员管理档案,制定了《白城市公安机关法制员质效考核评议办法》,从数量分、质量分和效率分三个维度设定四大类18项积分,综合评价法制员工作质效。强化结果运用。将法制员质效考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以通榆县公安局为例,2023年以来,有10名法制员因考评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公务员,7名法制员被优先提拔。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