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驻村书记詹伟鹏:为村民解忧的“暖心人” 带乡村致富的“领路人”

2024-07-22 16:39: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林仪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军山上的青观顶村时,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詹伟鹏已经拿着笔记本,穿上红马甲,踏上村道,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2021年7月,詹伟鹏来到青观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刚开始的“蹒跚学步”到“脱手走路”,从“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转眼间,他已经在青观顶村工作三年了。

“一路走来着实艰辛,但我却在繁忙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在乡村振兴中书写无悔青春答卷。”詹伟鹏说。

环境更好了

青观顶村坐落于平潭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詹伟鹏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种粮补贴核实报送工作。

他跟着青观顶村党支部书记林月莲走遍了全村3个自然村的种植区,开展入户调查,将青观顶村种粮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报到主管部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组织志愿活动、主动走访……这些事看似琐碎,却是詹伟鹏的工作常态。“常进农家门,常听农家言,多说农家话,体验群众所思所想、酸甜苦辣,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才会理解和配合你的工作。”

詹伟鹏以真心换来了村民的真情。“我们都把詹伟鹏当成青观顶村的一分子,乐意跟他唠家常,遇到难事、闹心事都爱跟他讲,听听他的意见。”村民魏远实说。

詹伟鹏与村“两委”干部一起,从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程入手,通过引入绿岛花城苗木种植项目、共建植树活动、志愿卫生清理等方式,提升村庄“四旁”绿化,运用闲置空地种植香樟、枫树、三角梅等共5000余株,全面提升绿化景观,打造美丽乡村。

“最难的还是清理村域内的鸡栏猪舍。”为了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村“两委”从建设“国际旅游岛”讲到乡村振兴,从“鸡粪有损健康”讲到助推旅游产业……在苦口婆心劝说下,村民终于同意拆除鸡栏猪舍,为绿化腾出空间。

如今,行走在青观顶村,曾经的土路被水泥路和木栈道代替,鸡栏猪舍成了一个个绿树成荫的小花园。对于村里的变化,80岁的村民林火生竖起了大拇指:“现在环境好了,生活方便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多了,还能发展旅游,生活更有盼头了。”

道路更通了

青观顶村东邻旅游景点“片瓦仙踪”,西邻大福湾景区海岸线,南邻景区主干道大福村居,北邻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将军山,南部湾生态廊道从村域的东北侧横贯而过。站在至高点,平潭南部的风貌一览无余,奇岩怪石“媳妇背婆婆”“海山公”“长寿龟”“笔架石”“石狮”等不胜枚举。因此,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了青观顶村的主攻方向。

“乡村振兴,要激发全面造血能力。”在工作日记中,詹伟鹏写下这样的话。事实上,驻村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甫一上任,詹伟鹏便从开展入户调查着手,通过与村老书记、村干部、党员、村民等深入交流后,逐渐理清工作思路:要致富、先修路!

为此,詹伟鹏一边熟悉村情村貌,一边积极奔走,争取了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的资金支持,用于村内道路提升,跟进项目各项事宜。

2021年底,通往金沙滩的道路顺利完工;2022年底,通往东部石林的旅游道路也竣工投用。两条旅游配套道路总长近2公里。看着眼前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村民们喜笑颜开。

驻村期间,詹伟鹏积极为青观顶村争取各类补贴奖励,累计争取资金1300多万元,为村子新增路灯70盏、新建旅游公厕1个、观景平台4个。随着村容村貌的不断提升,青观顶村也相继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高级版“绿盈乡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产业更优了

作为一个滨海渔村,青观顶村除了渔业、蟹笼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外,还大力发展民宿业,并引入知名运营团队打造精品民宿——松海石器部落,改造了9栋石头厝,共有50多个床位,总投资将近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尽管如此,咱们村的旅游业仍缺乏新玩法、新体验,必须围绕这块做文章。”詹伟鹏分析道。他主动征求村内乡贤意见,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发展青观顶村乡村研学经济,并积极与福建理工大学及兄弟院校合作,成功挂牌多个实践基地。

为了让游客在“住得下”的同时“玩得好”,詹伟鹏积极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支持,在民宿周边建设了“神龟回眸”“洞府听涛”“雄鹰望海”“风球观日”4 个观景平台,优化游客游玩体验,并对接打造“岚起山海”度假村,探索“景村一体化产业前置运营”的发展道路。

“通过景区和土地承包,青观顶村集体每年可获得 20 余万元固定收入,村民通过出租闲置石头厝、经营旅游商品、出售海产品、参与旅游项目运营等,每年可获得约 900 万元收入。”村党支部副书记林秀英说,“近年来,青观顶村村民从事民宿、餐饮、景区、蟹笼制作等相关工作的大约有150人,占全村常住劳动力人口的 36%。”

工作之余,詹伟鹏还不忘钻研之功。他以青观顶村为例,先后发表了关于传统村落如何保护与活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等文章。

如今,青观顶村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的新农村典范。2023年,詹伟鹏获评了第20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共同书写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壮丽篇章。


编辑:莫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