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片雪花富万家

新疆推动冰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2024-01-09 10:54:0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见习记者 胡建霞

冬季的新疆,雪落千山银狮轻舞,胜似人间仙境;雾凇点缀下的天山山脉,玉树琼花尽显惊鸿,宛如一幅巨型水墨画卷。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以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生态资源与富民产业相结合,让冰天雪地释放更多“生态红利”,冰雪经济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走进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一幢幢特色民宿错落有致,与当地冰雪景观相得益彰。“以前村民怕下雪,村里的泥巴路每逢下雪天泥泞不堪,出行极为不便;如今村民盼望下雪,附近的滑雪场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平西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桂琴深有感触。

2014年以来,平西梁村以“企业+农户+村集体”模式发展民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发挥党支部带头引领作用,引导村民加入,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实现增收致富。目前,村里已建成特色民宿55家,能够容纳1000名游客入住。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万元增至3.6万元,全村70%的收入来自冰雪旅游。

平西梁村村民巴孜尔别克·阿得里在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当滑雪教练,妻子承包摊位卖抓饭,一个雪季下来,夫妻俩收入超10万元。“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谈起现在的生活,巴孜尔别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野路子营地·趣野文创园创始人周成介绍,园区设立免费摊位供村民售卖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促进冰雪经济持续升温,释放消费新活力。

趁着冬闲,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胡拉莱合作社社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哈提玛·艾乃都承包园区摊位,售卖毡房首饰盒、骆驼摆件、毛毡背包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带领一批绣娘进行手工创作,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走进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记者看到各地慕雪而来的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自由驰骋;有“高空王子”之称的阿迪力·吾休尔带着两名徒弟在雪道缆车钢丝上表演达瓦孜(维吾尔族传统杂技表演艺术)。除了滑雪,还有雪地摩托穿越、雪地徒步、雪山高空滑索等20多项戏雪项目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随着各地滑雪场的陆续开板,游客纷纷赶来畅享“冰雪魅力”,“带火”餐饮,“带燃”民宿,“带俏”农特产,促进冰雪旅游“火爆出圈”。

“这个冬季,我们又多了一个可以赏雪景、看花灯、参加篝火晚会的好去处。”乌鲁木齐市民李玲说。在水磨沟区“雪莲山梦幻冰雪节”现场,不仅有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女神”大型花灯组,还有百余组小型花灯。夜幕降临,游客游园赏灯,仿佛置身于梦幻冰雪的童话世界。

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皓铭介绍,下一步,当地将推出冰雪旅游、冰雪娱乐、冰雪文化等260余项活动,10条冰雪主题线路。

近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内,随着一声哨响,冠军马队队长叶尔森·什沃很和队员策马扬鞭,20匹骏马在雪海奔腾,引得游客纷纷称赞。

叶尔森从国家越野滑雪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将体育运动和草原文化相结合,成立那拉提青少年滑雪队、冠军马队合作社,为游客提供骑马踏雪、马拉爬犁等服务。如今,马队合作社吸引近200名农牧民加入,村民陆续实现脱贫致富。

“以前,牧民赋闲一冬,现在家家都在忙。”叶尔森说,短短半年多,马队已经从23匹马增加到200匹马,村民端上了“雪饭碗”,享受着“冰雪红利”。

为落实冰雪旅游战略、弥补冬季旅游短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委、县政府投入运营“盛世华疆·九宫城游园”项目,涵盖民俗商街、巡游花车、精品民宿等八大业态,致力于打造民俗文化雪花村,点亮冰雪夜经济。

近日,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的特色项目“天马踏雪”震撼亮相,随着总教练巴音别勒克的一声令下,200匹骏马在雪地上奋蹄扬鬃,气势如虹。

“除了‘天马踏雪’,我们还推出马拉雪橇、雪地赛马、刁羊等特色项目,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途径。”天马文化园副总经理康祖良介绍,近10年来,昭苏县举办了70项赛马赛事,参赛马匹有1473匹,赛事马匹每匹增值超过8000元。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向阳介绍,入冬以来,仅2023年11月,伊犁州就接待国内游客365.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1.12亿元,均实现同期大幅增长。

伴随着冰雪游持续升温,昔日冰天雪地的“冷资源”正逐步释放出经济发展的“热效应”,冰雪之花已开遍天山南北,跃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讲述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编辑:王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