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智+协同”赋能产业升级

喀什两级法院延伸司法服务守护创新之光

2025-11-07 06:29:0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王晨 苗艳红

“以前种新梅啥也不懂,一年忙下来赚不了几个钱;现在伽师新梅都有专用标志,从种到卖有专人指导,去年我家8亩新梅卖了15万元!”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米夏乡新梅园里,种植户麦麦提·依明笑着给走访查看新梅果树田间管理情况的伽师新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联盟成员算了一笔账。

从普通果子到“致富果”,伽师新梅的华丽转身少不了司法力量的保护。

近年来,喀什地区两级法院立足地域特色,强化“聚智+协同”,集合法院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企业、行业协会资源和智慧,促进跨界协同合作,通过“全流程培育、联盟化守护、产业化赋能”三大路径,让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品牌高地”,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突破。

针对伽师新梅产业长期有品质无品牌的发展瓶颈,2024年9月,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伽师县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伽师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业品牌司法保护 助力伽师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并助推伽师新梅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2025年8月,喀什中院联合9家单位以及相关行业协会,成立伽师新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联盟,推动“府院企协”四方联动机制迭代升级。

除此之外,喀什两级法院延伸司法服务,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协助力度,累计指导注册“木亚格杏”“疆果果”“乌帕尔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商标,相关产品入驻旅游景点,知名度显著提升,销售渠道更加多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是激活创新动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密码’。”喀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陶冶介绍说,近年来,喀什地区两级法院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打出“聚智+协同”组合拳,两个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依法守护创新之光,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2023年,赵某与喀什市某酒吧签订酒水供货合同,跨省运输假冒“马爹利”“轩尼诗”等注册商标的洋酒至喀什销售。

知识产权案件固定证据难、审理周期长、技术查明难。2024年,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喀什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通过物流追踪、价格比对、电子证据固定等全链条审查,精准认定犯罪数额与主观恶意,最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承担着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服务对外开放等重要职能。近5年来,喀什地区两级法院通过专业化审判、类型化处理、行业性治理,高效办结多起品牌维权案件,保护了“白珍珠”“艾力诺尔”等面粉、食用油商标的专用权,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同时,依法规制权力滥用行为。

在审理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诉喀什部分商店、酒行、餐馆、酒店等侵害商标权的129件案件中,喀什地区两级法院根据侵权主体类型进行差异化处理。对生产环节恶意仿冒的行为严厉打击、判令高额赔偿,突出司法威慑,从源头遏制侵权行为;对销售终端无意识侵权的小微主体,侧重法律释明,引导其规范进货渠道,守法经营。

同时,喀什中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规范行业治理,推动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该批案件的成功化解,既依法保护品牌合法权益,也明晰了权力边界,塑造了权力正当行使、竞争有序进行的健康市场生态。

司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从“新”布局,以“质”取胜。

喀什中院与喀什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落实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引导当事人在立案前自行和解,或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实现纠纷化解端口前移。

喀什地区两级法院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整合审判资源,实现对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统一审理,进一步提升审判的专业化水平。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常态化走访有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企业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的司法需求,掌握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精准滴灌”司法服务。2023年以来,团队累计走访企业500余家,发放风险提示书600余份,有效帮助排查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隐患,为激发创新活力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编辑:申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