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让平安基石更加稳固 让和谐画卷更加绚丽

平安山西建设中的“巾帼力量”

2025-11-06 20:56:5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法制与新闻》记者 王泽宇

在平安山西建设中,有一支力量以其独特的坚韧与担当,在各个领域贡献着智慧,守护着一方平安。她们中,有扎根基层一线的女民警,专注于预防家庭暴力;有投身公益普法的女律师,推动女童保护防性侵;有修补“问题婚姻”的女调解员,以小家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2025年是山西省妇联建会75周年。75年来,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妇女同胞们将本职工作与平安山西建设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撑起平安建设‘半边天’的深刻内涵,让平安的基石更加稳固,让和谐的画卷更加绚丽。”山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郝慧琴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蓉:家暴预防的急先锋

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兼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已经与社区群众朝夕相处了33个年头。从群众口中的民警小杨,逐渐成长为值得信赖的警官“杨姐”;从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成长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作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太原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杨蓉除了是一名专业严谨的女警官,还是一名执着而坚韧的妇女权益维护代言人,积极参与妇联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维护妇女权益鼓与呼,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日常工作中,杨蓉尤为关注家庭暴力预防。在她的积极联系对接下,太原市公安局联合太原市妇联共同出台了《太原市公安局关于预防和处置家庭暴力警情工作规范》,并将“家庭暴力”纠纷警情在110接处警平台专门列项进行统计。

与此同时,在杨蓉的推动建议下,太原市公安局利用大数据打造了婚恋家庭矛盾纠纷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家庭暴力的专项统计和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对三级以上的矛盾纠纷进行建档、盯办。平台可以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家庭暴力纠纷进行自动统计,查看家庭暴力纠纷的实时处理状态,分析家庭暴力纠纷的排查趋势等。平台还会定期对平台内部,以及12345投诉平台等的数据进行比对,对重复警情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整治。对“家暴纠纷、重复纠纷、三级以上疑难复杂、涉‘六失人员’纠纷”四类警情采取市局-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四级盯办,并坚持回访督访走访相结合。

数据显示,仅今年1-6月份,太原市公安局全局社区民警共排查化解婚恋家庭、家暴类警情4177起,化解率99%。下发家暴告诫书1365份,占家暴警情的42.9%。

此外,作为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7年间,杨蓉先后领衔提出议案6件、建议50余件,附议有关意见建议100余件。其中,她领衔提交的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议案得到采纳,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据了解,在全省广大公安干警中,活跃在社区等基层一线的女民警们全力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百姓,她们在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的同时,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积极参与调处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李静:女童保护的推动者

“有多少个寄宿制小学校?”“学校是否有老师是女童保护志愿者?”推动全市寄宿制小学实现“女童保护”公益课程——适龄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全覆盖,是长治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山西弈锋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静这两年的夙愿,也是她的团队共同定下的目标。 

李静的职业生涯,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紧密相连。26年来,她代理了大量涉及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着她的全力以赴。而之所以会投身到“女童保护”公益项目中,还得从9年前的一则新闻说起。

2016年,长治市一名8岁女童疑遭男老师性侵的新闻像一把重锤,狠狠撞击着李静的心。“那一刻,我就决定要做点什么。”于是,她通过考核成为长治地区第一位“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随后,她在长治市英雄街小学举办了首场防性侵知识讲座,城区辖区内所有的幼儿园、学校的相关领导及一百多名小学生参加了讲座,孩子们在互动环节积极回应,现场反应热烈,授课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能让更多适龄儿童有机会接受到这样的安全教育,为了让更多爱心人士一起来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李静组建了“女童保护”长治弈锋诚志愿者团队。多年来,该团队在长治地区持续走进幼儿园、小学开展防性侵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有效管理志愿者,李静又成立了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

如今,团队志愿者已达560人,讲师260人,举办讲座达2000余场,受益儿童超80000人,公益项目入选全国妇联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儿童类全国展示项目。李静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我们推进‘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并不是因为我们城市性侵案件多,而是我们认为做好事前预防远比出事后兴师问罪以及对孩子进行帮扶更有意义。”李静说。

据了解,全省现有执业女律师6000余名,她们在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积极履职,有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法律准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李彩云:“问题婚姻”的修补站

在大同市平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旁边,有一个李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在这里,13000余对准备离婚的夫妻中,经过李大姐的耐心调解,有7000余对冲动性离婚夫妻放弃离婚,重归于好。

近年来,婚姻家庭类纠纷呈现易发多发、成因复杂、易激化升级、调处难度不断加大等特点。2021年底,在大同市平城区妇联、平城区民政局、平城区司法局共同推进下,平城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挂牌成立,李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同时入驻,退休检察官李彩云担任工作室负责人。

“调解中要找准矛盾焦点,特别是那些钻牛角尖、无理搅三分的当事人,要一针见血点出其婚姻家庭矛盾症结。”李彩云拥有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她将法律理论运用到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调解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为山西省一级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李彩云总结出了“把准脉、下对药、动真情、讲真话、依法理、促和谐”18字调解法,挽救了众多处于破裂边缘的婚姻,不少带着怒气怨气前来离婚的夫妻,手挽手离开调解室。

“小家安定了,国家社会就安定了。我们工作室相当于为‘问题婚姻’提供了一个‘修补’场所,通过针对性的调解服务,不仅能够及时缓和双方情绪,更能通过调解找到彼此心结,让夫妻敞开心扉,互谅互解,让婚姻驶上正常轨道。”2024年2月,李彩云荣获“山西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据了解,全省现有女调解员29000余名,她们扎根基层一线,直面矛盾纠纷,以耐心、细心、贴心的态度,专业的调解方法,依法化解着各类矛盾纠纷,在保护当事人权益、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韩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