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2025-11-05 15:23:03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标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专家指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法治保障,法治不仅有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还能通过规范、引导与激励机制释放经济活力。应进一步加强海洋法治建设,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新华社)

“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领域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涉海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修订矿产资源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为我国勘查和开采海域矿产资源、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等提供了法律依据。制定《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修订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船员条例、国际海运条例,推动渔业法修订工作。今年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海商法,对于推动我国航运和贸易高质量发展、更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海事纠纷解决更加有效。涉外海事审判体系持续完善,审判能力不断提升。有序推进水上“一站式”解纷中心建设,推进国际商事海事仲裁中心建设,支持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海事仲裁业务,涉外海事调解与仲裁功能愈加凸显。三是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更加深入。主导起草《联合国船舶司法出售国际效力公约》,推动《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等重要公约制定修订,积极参与或引领《渔业补贴协定》《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等国际法律文书的磋商谈判。通过举行海上联合演习、建立搜救通信网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国家执法合作进一步增强。

专家建议,持续加强海洋经济领域法治建设,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综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施余兵、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泽伟、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等人建议,一是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渔业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法律修订工作,围绕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数字海洋、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有序开展智能海上设备和无人船舶、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前瞻性立法工作。二是持续优化海事海商营商环境。健全市场准入规则、产权保护机制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建设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海事仲裁机构,推动调解服务向航运贸易、船舶金融、港口服务、知识产权等海洋经济重点领域扩容提质。三是创新海洋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海事法院、海事局等涉海单位,涉海企业、律所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出更多优质涉海国际组织实习实践项目,派遣和鼓励更多年轻人才进入海商海事领域国际组织实习或工作。四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海洋规则秩序的磋商进程,适时倡议成立新的涉海国际组织。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机遇,打造海洋经济区域合作机制,激发区域经济规模效应。

参考文章:

1. 最高法:以海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2. 我国海洋强国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成就及展望

3. 金永明:完善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机制

4. 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局长邬长斌:深海矿产,大国博弈的新前沿

5. 以健全的海洋法治服务保障海洋经济发展

6. 施余兵、吴金昌: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依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7. 施余兵:坚持以人海和谐观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8.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多重挑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杨森平教授:财税发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9. 梁黎明:加强海洋立法 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10. 瞭望丨高层次涉外海事法治人才短板待补

11. 杨泽伟:我国海洋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舆情分析师 刘畅

编辑:靳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