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洛阳高新区法院三级联动共解纠纷

2025-11-04 06:37: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近日,一位八旬老人从河南省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孝文人民法庭拿到调解协议书,亲情之困与养老之难终于得到解决。

孝文法庭庭长金珂介绍说,老人名下的房屋被拆迁,5名子女因拆迁费发生纠纷,赡养问题受到影响的老人将子女诉至法院。主办法官金珂认识到,法院裁判难以缝合亲情裂缝,便启动“三级联动,共解纠纷”机制,由法庭、街道平安办、社区共同调解。最终,在多方见证下,5名子女不仅就房款达成共识,更郑重承诺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三级联动,共解纠纷”机制由洛阳高新区法院与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联手打造,目前已形成“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实质化解—应急处置”运行模式。全区87个村(社区)的网格员成为“前沿哨兵”,日常走访中捕捉矛盾苗头;6个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搭建“分流枢纽”,初步调处并上报复杂隐患;区级层面对重大、疑难、跨领域纠纷实施精准化解与应急处置。

“这种运行模式实现纠纷层层过滤与实质消解,源源不断地为区域高效能治理注入法治动能,今年以来已高效联动化解纠纷900余件,调解成功率稳定在65%以上。”洛阳高新区法院院长张国强说。

据介绍,洛阳高新区法院深化“人民法庭+”品牌建设,拓展协作领域,精心编织多元协作解纷网络。比如,“李村人民法庭+公安”模式,在社区警务室设立治安管理纠纷诉前化解工作站,将常见治安矛盾化解于诉前;“李村人民法庭+人社”模式,联动区人社局进驻市民之家设立建设工程涉薪纠纷化解办公室,为农民工铺设讨薪快车道,实现劳资纠纷“一站式”调处;“孝文人民法庭+社区”模式,在辖区4个核心社区嵌入就地化解工作站,法官定期驻点、指导调解,让家长里短、邻里摩擦在“家门口”熄火,真正践行“矛盾不出社区”;“自贸区人民法庭+人大代表”模式,创新引入人大代表参与疑难复杂案件调解,凭借其深厚群众基础与公信力,为专业性强的纠纷化解增添润滑剂。

“针对涉行政机关案件,我们创新构建三项机制,力促依法行政与纠纷实质化解,倒逼全区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意识与应诉能力,源头减少行政争议。”张国强解释说,一是白皮书预警机制,区法院连续三年向区党工委提交《年度成讼情况分析报告》,各人民法庭同步向属地党委报送辖区涉诉风险深度研判报告,用翔实数据为决策提供“法治晴雨表”,推动行政争议治理关口前移;二是“府院联动”攻坚机制,对重大、复杂行政案件建立清单,由区主要领导挂牌督办;三是“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示范”机制,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面对面回应群众诉求。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