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洁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施行当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承办,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网站协办的“新时代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聚焦新时代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本问题,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司法部、教育部、商务部、国家移民局等国家机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法学会等全国性团体,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的六十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参会人员围绕法治宣传教育法,就法治中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涉外执法、涉外司法、涉外法律服务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实践需求等话题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法治文化国际传播的叙事方式、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与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内容等。
参会专家充分讨论了法治宣传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对于促进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国民法律素养、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一致认为法治宣传教育法的施行为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该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涉外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与路径,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涉外法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在涉外法治宣传教育中,培养知己知彼、具有中外法律知识、熟练运用外语阐释中国法律制度、知识体系、文化特性的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起到关键性作用。研讨会上,来自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法学院校的实务人员、学者与专家,就法治文化的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拟法庭比赛等重点领域的理论基础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和学者充分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教学和培养区域国别法律人才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认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掌握中外法律知识和能力的涉外法治人才能够为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涉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格局贡献有生力量。
编辑:韩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