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海燕
10月31日,首届长三角律师调解高峰会议暨第二届长三角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交流会在上海圆满举办。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司法局指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律师协会主办,四地律协各专业委员会承办,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协同支持。活动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上海推进“十四五”规划“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周文杰指出,上海建设国际调解中心需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推动律师力量深度参与矛盾化解,为区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
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回顾了上海律师参与调解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经历数年发展,从创新机制到优化实践,上海律师调解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成效。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小清分享了江苏律协在推动律师调解工作中的经验,呼吁各地律协深化合作、携手同行。浙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姜海斌指出,浙江律协充分发挥浙江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优势,积极推动律师调解组织建设,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音邦定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并表示本次会议将推动长三角律师调解从“各自探索”迈向“协同共进”的新阶段。
会上,四地律协与上海东方国际商事调解院、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杭州律谐调解中心等10家长三角调解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律师调解战略合作备忘录》。随后,会议发布了《长三角律师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倡议书》,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
会议后半场,近30位行业专家、实务工作者围绕“长三角律师调解协同合作机制建设”“商事调解立法研究与实践突破”“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国际商事调解的规则衔接与制度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编辑:韩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