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人一跑了之,事后矢口否认,再加上碰撞痕迹轻微,让案件侦办陷入僵局;非法倾倒的建筑垃圾严重破坏表层土壤,亟须明确损害范围有多大、修复费用有多少……针对这些棘手问题,北京市司法鉴定人用一根纤维让肇事司机百口莫辩;综合运用采样、测绘、量化等方法鉴别和判断土壤损害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还原事实真相、维护公平正义的背后,是北京市司法局加强协同联动,破解委托鉴定退案多、周期长、往返跑等堵点问题;强化建章立制,提升司法鉴定工作质效;建立多维培训体系,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的持续努力。2024年,北京市41家司法鉴定机构获评“诚信等级A级司法鉴定机构”,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年均办理案件12万余件。
加强协同联动 破解行业堵点
某制造公司与某商贸公司长期以来都有贸易往来,在某份合同履行过程中,制造公司出具一份证明文件,称商贸公司购买货物153件,但商贸公司只认可购买了53件,制造公司遂将商贸公司诉至法院。庭审过程中,法庭同意商贸公司的申请并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证明文件的书写形成时间进行鉴定。经司法鉴定人检验并通过文检仪不同波段光源对证明文件上的手写字迹进行吸收和反射特性检验,发现手写字迹“153”中的“1”与其他手写字迹存在差异,不是同一支笔书写形成,证明文件上的“1”字迹是在文件形成后添加形成,这一鉴定意见作为该案关键证据被法庭采纳。
由于鉴定工作专业性强,涉及法院、机构、当事人等多方主体,法院委托难、机构退案多、鉴定周期长、当事人往返跑等问题长期困扰司法实践。为此,北京市司法局联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发布《委托鉴定评估规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陆续发布三批《指南》,明确细化70项司法鉴定类别的具体含义、技术标准、材料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涵盖全市法院96%以上的委托案件。《指南》发布以来,鉴定人审查受理时间从平均6.5天缩短至2.2天,法院审查周期从33.2天缩短至12.5天,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指南》仅是北京市司法局加强协同联动、破解行业堵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结合司法鉴定机构承接的案件中70%以上服务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实际,先后制发《驾驶人员精神状态委托司法鉴定规范指南》《北京地区涉保司法鉴定相关程序指引》等多部程序规范,研究制定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程序。
强化建章立制 推动规范发展
2021年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鉴定标准的适用、中止及司法鉴定人出庭、重新鉴定等重点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同时激活专家库作用,让专家在疑难、复杂、特殊技术问题中提供专业支撑。《条例》还规定,推动京津冀司法鉴定工作协同发展,逐步健全司法鉴定行业在标准规范、准入培训、学术研究、数据共享等方面与其他省、市的交流合作机制。
2023年,北京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结合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大力发展综合能力强、鉴定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社会公信力好的司法鉴定机构,并提出通过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案件评查、执业风险评估等多种手段加强监督管理。
2024年4月,京津冀司法鉴定行业协会首次对三地申请司法鉴定执业人员能力评估考核实行联考,共有548名考生参加考核,实现标准统一、资质互认,着力打造区域性高质量司法鉴定人队伍。2024年以来,北京市司法局在司法鉴定领域构建“非现场+现场”综合监管模式,运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筛查、网络巡查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监管效能。目前,非现场监管占比超过六成,监管精准度、监管效率实现双提升。
在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方面,北京市已连续3年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既为群众和审判机关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提供参考,又通过分类施策督促司法鉴定机构规范执业,营造了“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氛围。
坚持多维培训 储备人才力量
今年5月,“多元视域下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进路与展望”北京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办。研讨会聚焦热点难点问题,着眼理论与实践,共同探讨鉴定技术、医疗损害、科技赋能、证据审查等多元解纷视角下人身损害司法鉴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分享典型案例和先进技术,还学到了风险把控、难点破解的实战经验。”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9月,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主办两场研讨会,分别聚焦“推动全国文书痕迹鉴定工作发展”与“数智时代下文痕鉴定的科学范式变革”,推动全国文痕鉴定领域协同联动、凝聚发展共识,成为北京市司法鉴定行业深耕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又一生动注脚。
目前,北京市已打造“京司鉴学”大讲堂、北京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多个行业品牌,通过每年20余场专业技术培训和研讨,引领和促进司法鉴定行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专家资源和疑难案例办理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专家和司法鉴定人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北京实际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先后参与制定国家级标准60余项,填补了行业空白。
如今,北京市司法鉴定行业已有101家机构、1640名执业人员,涉及法医、物证、声像资料、环境损害4个专业类别、18个领域、145个分领域。下一步,北京市司法局将推动完善司法鉴定技术规范与标准,积极探索服务新形式、新手段,推动行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为筑牢公平正义防线和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京司宣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