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舆情热点】舆论三问江苏启东观光小火车坠海事故

2025-10-29 15:23:28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标准+

舆情概述

1.网曝江苏启东发生“观光小火车坠海事故”

10月18日起,有网民通过微博、小红书爆料称,江苏南通启东市黄金海滩景区附近发生一起观光小火车坠海事故,有人遇难。10月18日17时51分,微信公众号“江苏黄金海滩景区”发布公告称,黄金海滩景区临时闭园,开园时间另行通知。10月24日,南通市自媒体“江海通报”发文称,“数日前江苏一地小火车坠海致多人死亡,当地市县两级政府及文旅部门尚未发布通报或辟谣,网络平台出现‘启东小火车坠海’‘启东小火车翻车’等相关搜索热词,但一直搜索不到任何对应结果。”有关该事故的信息零散出现,部分网民追问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及伤亡人数。

(微信视频号“通报视频”报道截图)

2.媒体跟进报道引发舆论火速聚焦

10月25日13时许,潇湘晨报报道称,江苏一海滩景区观光小火车疑发生事故致多人伤亡。记者向景区及市县十余个部门致电,但回应均为“不清楚”“不知道此事”“等官方发布通知”“联系宣传部门”(回复情况见下图)。启东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据其了解有4名遇难者,一人来自南京,三人来自上海。

(报道内容来自《潇湘晨报》 图片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随后,红星新闻、极目新闻、上游新闻等媒体跟踪报道,进一步还原事故发生情况、伤亡情况及善后工作。如红星新闻采访知情人报道称,乘坐小火车的都是景区的散客,小火车开到海边的一个大门处时被拦住了,有工作人员提到有预警,这个游览项目不开放,“可能是做了工作,又让他们去了”。在整个行程快结束的时候,有一段路是没有防浪的坡道,浪把游客打到海里。有的游客抓住相对稳固的东西防止自己被风浪卷走,但仍等了约2个半小时才获救。当日,微博话题“#景区观光小火车疑坠海致多人伤亡#”“#多方回应观光火车疑坠海多人伤亡#”“#游客称小火车出发前曾被拦后放行#” 登上热搜榜。多数网民对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感到痛心;部分网民不满信息公布不及时、不透明,质疑相关部门回应“一问三不知”“踢皮球”;部分网民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发布详细通报。

(微博热搜话题)

3.官方发布情况通报后舆情持续高热

10月26日凌晨,启东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启东发布”通报称:10月18日上午10时许,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内一辆观光车遭遇强风冲击侧翻落水。事故发生后,应急、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事故共造成4人遇难,其中1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3名失联人员当天被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经初步调查,江苏黄金海滩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违反关于大风停运通知要求,擅自将搭载17名游客的观光车驶入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大堤,相关责任人已于当日被警方控制,事故原因和责任追究正在依法认定和处理中。目前,善后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微信公众号“启东发布”通报截图)

央视新闻、九派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转发通报内容,微博话题“#江苏启东观光车事故4人遇难#”“#江苏观光车落水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观光车落水的度假区刚完成安全检查#” 再次登上热搜榜。

(微博热搜话题)

自10月18日起,少量网民发布事故信息引发关注,25日媒体介入报道推动舆情热度快速攀升,官方发布通报后舆情信息量达触顶峰。截至10月28日10时,相关信息8061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达1.15亿。

(舆情传播趋势图 数据来源:法治网舆情监测系统)

(事件词云图 来源:法治网舆情监测系统)

舆论观察

事故引发关注后,舆论场存在不少不满和追问声音,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

疑问一: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既已发出,为何景区允许观光车发车?

10月17日至18日,启东市、南通市气象台相继发布海区大风黄色预警信号,但景区并未引起重视,仍放行观光小火车。多数网民认为,这起事故并非纯粹的“天灾”,而是“人祸”,谴责景区在大风黄色预警情况下让观光车发车是对游客生命安全的极端不负责。极目新闻质疑,当地既然已经发布了大风停运通知,为何景区依然能发车?车辆被工作人员拦住之后,为何又让车辆通过?红网评论文章认为,江苏启东的这场旅游悲剧,折射了部分景区存在的“重逐利轻安全”的顽疾,它们在极端天气预警面前,依然心存侥幸,为追逐利益而罔顾游客安全,必须严惩。

疑问二:监管部门在隐患排查方面是否存漏洞?

羊城派记者报道称,监管环节的缺位,为违规运营打开了“方便之门”。按应急管理流程,属地监管部门收到气象预警后,需结合景区特点核查督导,督促企业落实防范措施。但涉事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在预警生效至事故发生的关键时段,是否履行动态巡查职责?是否及时制止违规运营?这些问题亟待调查厘清。若监管能形成闭环,及时跟进预警、严厉制止违规,悲剧或可避免。潮新闻还关注到,事故发生前主管部门刚对度假区完成安全检查,即8月15日,南通市文广旅局曾赴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调研安全生产工作。

疑问三:为何事故发生一周后官方才作出通报?

极目新闻评论称,为何18日发生的事故,一周后才有相关公开通报?要不是诸多媒体连续追问,当地有关部门就会“装睡”了事。海报新闻评论称,事故发生后竟然出现了长达一周的信息空白。在这七天里,当记者向相关部门求证时,听到的是千篇一律的“不清楚”“不知道”“等通报”。一起造成四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竟成了各部门默契回避的“皮球”。潮新闻评论称,在舆论持续关注之下,这份通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它并非主动、及时的公布,而更像是一种被动应对。为何一个情况通报要迟到整整一周?官方习惯性的“不信谣、不传谣”式呼吁,显然缺乏说服力,公众也不会买账。

舆情点评

此次江苏启东观光小火车坠海事故酿成4名游客死亡的悲剧,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热议,但涉事部门回应频频失误,导致舆论疑问迭出。事故发生初期景区仅匆匆发布“闭园”公告,但未说明原因,更未提及所发生的事故,留下待解问号。当媒体介入报道后,相关部门面对记者询问时“不清楚”“不知道”“等通报”的回应措辞,给人以消极回避之感,反映出相关部门“害怕说、不会说”的状态,不仅错失回应良机,还暴露出安全管理的多层失守,加剧舆论不满。在舆论场出现长达一周的信息空白期后,官方才正式发布通报,虽然表明“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善后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和歉意,但这份“姗姗来迟”的通报显然并未达到信息公开的时效要求,未能获得舆论认可。

安全事故发生后,公众迫切渴求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若信息传递不畅,公众无法了解事故的真实情况,追问、质疑声音便会随之而来。此次舆情带来诸多警示,一方面各地景区务必将游客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建立与完善预警与应急响应的高效联动机制;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需深刻吸取教训加强景区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将安全理念深植于心,将责任担当践之于行。若有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推诿、隐瞒只会加剧舆论反噬烈度,只有主动及时公布事发原因及调查处置措施,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才能避免舆情进一步恶化。

舆情分析师 赵倩倩

编辑:靳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