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扇门集成服务 一张网智慧赋能 一条龙专业调处

河北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

2025-10-27 19:16:1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宵鹏 李雯

“原以为劳动争议纠纷要打持久战,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就妥善解决了,综治中心真是为我们打工人办事的好地方!”今年3月,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某电气公司网络销售员张某拿到拖欠一个多月的工资且被欢迎重新回公司上班后,禁不住对综治中心大加赞叹。

今年以来,河北从“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着手,全力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河北各地边建设边运行,积极探索综治中心“一扇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路径。

走进“一扇门”能解“千家结”。遇到矛盾纠纷就去当地综治中心“找说法”,正在成为河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在“网上枫桥”“行业枫桥”等一批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河北各地通过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高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法治河北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握指成拳集成服务 一窗受理更便捷

“以前遇到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到综治中心,所有问题都能一次性解决,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综治中心,刚办完房产纠纷调解的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综治中心,去年12月,石家庄市桥西区综治中心完成提档升级,设置心理干预、诉讼服务、金牌调解等十大功能区,入驻公安、检察等13家单位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等6个行业调解委员会,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专业调解、劳动仲裁、司法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河北省委政法委聚焦群众有诉求“不知往哪跑、来回跑、反复跑”的难题,推动全省综治中心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将分散的资源力量握指成拳,实现“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真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在石家庄市平山县综治中心一楼综合接待区,总服务台负责日常信访接待、咨询、分流等,大厅内设立住建、自规、农业农村等9个业务窗口,对涉及各自行业的矛盾纠纷进行受理、现场办理,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战,群众办事多头跑,现在综治中心成了‘解纷超市’,群众进门就能找到‘对口’服务。”平山县综治中心主任解会东介绍,该中心按照“重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的原则,整合重点部门和各行业调解组织等15个单位158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推动实现“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聚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在燕赵大地如火如荼开展。河北各级党委政法委会同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大力推动力量入驻、发挥职能作用。截至今年8月底,常驻部门中,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入驻率达到100%;轮驻部门中,住建、妇联入驻率达到100%……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优选地。

创新平台以智助治 智慧赋能更精准

“真没想到这么快!困扰我们4年的矛盾彻底解决了!”威县居民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她与邻居因占用公共走廊引发矛盾,综治中心收到反映后,通过“智能分派系统”将案件推送至专业调解员,经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协议,4年积怨一朝化解。

这起纠纷的快速分派和解决,得益于威县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打造的“中枢大脑”,纵向联通县乡村三级,横向联动县直各部门。

走进威县综治中心指挥大厅,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网格事件、民情诉求、重点区域监控等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民情通办平台”“网格管理平台”等八大信息化系统,动态追踪县域治安态势,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为提升治理精准度,该中心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建立“八维数据分析模型”,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事件来源、类型、处理进度等矛盾纠纷实现风险研判和智能预警,推动综治中心成为集信息采集、视频集成、分流转办、分析研判、动态感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中枢。

邢台市信都区综治中心研发“一一五十”矛盾纠纷智慧平台,通过统计分析、信息查询、交办督办、群众反映等功能,动态掌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唐山市丰南区综治中心开发建设区级大数据云平台,统一收集全区民情、社情、警情、舆情等基础数据,研究制定社会稳定分线指数,每月形成“平安报表”,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测预警。

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智慧综治”建设,实现矛盾纠纷“指尖上报、云端调解、线上督办”。据悉,原河北省综治信息平台已升级改造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打造全省贯通的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平台,横向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纵向省市县乡贯通,实现矛盾纠纷从排查、登记、交办到处置、督办、回访全链条线上流转、实时盯办。

完善机制强化实战 专业调处更高效

“问题很快圆满解决,整个流程顺畅又高效!”家住衡水市故城县的张平平高兴地说。不久前,因工伤矛盾纠纷迟迟未解决,张平平来到故城县综治中心进行咨询。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即刻将相关问题交办至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针对双方分歧点,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并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河北制定《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工作机制和运行文书(参考指引)》,明确分级化解、研判预警、协调调度、闭环运行等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模板等,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实战应用,持续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

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河北针对医疗、建筑、物业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专业性强的特点,创新建立“行业枫桥”机制,推动专业调解力量进驻各级综治中心,形成“专业人办专业事”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威县综治中心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按照“简到繁、易到难”的原则,采取“四级调处”方式开展深入调解,形成全员能参战、随时能成团、随时能调解的体系。

衡水市冀州区综治中心通过配强基层网格员队伍、优化行政执法和行政服务人员队伍、做实司法调解队伍,推动各类调解“优势互补、衔接联动”,形成化解合力。此外,该中心将“五老”人员、热心群众等充实到网格员队伍中,常态化开展培训,持续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截至目前,河北167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计划到明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我们将严格按照全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部署要求,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实现群众上门办理和中心主动下沉的联动工作格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法治河北作出新的贡献。”河北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