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10月26日上午,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报告指出,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助力统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报告具体从六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方面,出台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措施,进一步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力度,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情况方面,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拓展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推进新“国九条”及系列政策文件落地,加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级、消费者保护等各类制度,精准治理涉诈涉赌“资金链”。金融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推动加快制定修订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金融稳定法审议工作。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方面,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建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保险+期货”常态化运行和规范化发展,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情况方面,稳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国际金融合作持续深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能力不断增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情况方面,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建立完善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政策框架、跨部门工作机制、债务统计监测及查询机制,及时提供应急流动性借款,严防集中“爆雷”。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强化金融风险处置资源保障,有序推进存款保险保费归集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更加突出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中央审计、中央金融工委等发现问题整改。
谈及下一步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要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范围。要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