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177名货车司机落入“高薪钓鱼”陷阱

2025-10-24 15:18:1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标准+

一场精心设计的“双面骗局”,让全国多地177名货车司机的186万元血汗钱打了水漂……

经过一个月的抽丝剥茧,一条涉及成都、重庆、惠州等四地,层级分明的黑色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

《法治周末》记者 答笛

□ 陈俊名

“我跑完单子,运费却被‘截胡’,平台上的货主和司机竟然都是骗子!”一场精心设计的“双面骗局”,让全国多地177名货车司机的186万元血汗钱打了水漂……

10月20日,《法治周末》记者从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这起“双向诈骗”案件经该院提起公诉,邹某某等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一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到一年不等;一审宣判后,包括邹某某在内的7名被告人提出上诉,近日,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货运骗局

2023年3月的一天,四川省成都市某物流园内,49岁的货车司机张强(化名)坐在驾驶室里,焦急地等待着新的运单。突然,手机上某网络物流撮合平台APP中跳出“成都—十堰建材急运”的提示,张强急忙点击下去,激动地几乎要把屏幕戳穿。随着叮咚一声,平台显示“接单成功”,老张心中大喜——刚抢下的这单运费要比市场价高出5%,能多挣600多元。

可是,这位从业20年的老司机不知道,自己正踏入一个精心设计的货运骗局。在张强连夜驱车穿越秦岭山脉的16个小时里,诈骗团伙的虚拟“货运司机”账号已同步生成电子运单。次日凌晨4点,张强的红色东风重卡驶入湖北省十堰市某仓库后,迎接他的不是到账的一万多元运费,而是平台上显示的货主账号“已注销”。

“我当时腿都软了,货主电话也成了空号。”三月的鄂西北地区乍暖还寒,张强蹲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手里紧紧攥着手机,这个承载着他全家生计的设备此时却像个冰冷的铁块。短暂的崩溃后,老张支撑着疲惫的身体站起来,走向当地派出所,要为自己讨个说法。

2023年3月21日,张强报警后,公安机关在初查过程中察觉案情存在多处疑点,遂依法向丹江口市检察院申请提前介入。

“2023年5月,我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就该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该院审查后发现,像老张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全国多地都出现过此类诈骗案件,被骗的货车司机竟高达数百人。

20GB聊天记录揭开“影子货主”面纱

“一家注册在郊区的空壳货运公司,竟在半年内完成177单跨省运输,而公司里既没有具备驾驶资质的货车司机,名下也无登记的货车,明显存在猫腻!”通过逐条分析对比,承办检察官从容量高达20GB的聊天记录中,锁定了涉案货运公司“老板”邹某某留下的活动痕迹。

经过一个月的抽丝剥茧,一条涉及成都、重庆、惠州等四地,层级分明的黑色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原来,邹某某等人组成的诈骗团伙,将内部成员划分为司机组与货主组,形成精密的诈骗流水线:“司机组”成员先利用物流撮合平台虚构身份,冒充大货车司机在平台接单;“货主组”成员再冒充发货方,在平台上加价5%至10%重新发布订单,吸引真正的大货车司机在平台中接单。待货车司机完成运输任务后,该团伙就冒充司机从真实发货方结算运费,结算完毕后立即对大货车司机采取拉黑、失联等处理方式,完成整个诈骗过程。

不仅如此,邹某某还要求手下每日汇报“成单量”,甚至制作了《诈骗话术手册》,培训新人。

2023年11月18日,公安机关在广东惠州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大量作案用手机、电脑和电话卡。2024年2月18日,该案被移送至丹江口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该案突破了传统线下诈骗的单一模式,通过冒充‘货主’发布信息、冒充‘司机’收取运费,实施双向诈骗。”承办检察官认为,该犯罪团伙虽然利用网络物流撮合平台与被害司机形成了形式上的电子合同关系,但其行为兼具合同诈骗与电信网络诈骗双重属性,该团伙非法占有货运司机劳务费用,且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针对不特定对象实施,符合电信网络诈骗的构成要件。

至此,这场跨越四省、涉案186万元的货运诈骗案终于真相大白,检察官不仅让“影子货主”现形,还追回了40万元辛苦钱。在将追回的运费退还给受害司机张强时,这个跑了20年长途的汉子红了眼眶:“这钱,是我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啊!”

2024年8月,丹江口市检察院以诈骗罪对邹某某等23人提起公诉。同时,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院对该团伙中参与时间短、非法获利少、自愿认罪认罚、具有坦白情节的3名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一堂开在物流园区的反诈课

在承办检察官眼中,案件办结不是终点,司法履职需要主动向前、向后延伸。今年3月4日,丹江口市检察院组织干警来到当地物流园区,把反诈课堂直接开设到运输一线。“接单前怎样核实货主身份真实性?”“遇到货主拖欠运费该怎么办?”……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检察官结合办案实际,针对司机们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五核实、两不轻信”防骗指南,用接地气的语言剖析了常见诈骗手法,讲解实用防范措施。

“以前光想着多拉快跑,现在才知道,接单前多留个心、多问一句,就能避开大坑!”一名参与宣讲活动的司机感慨地说。干警们还发放了两百余份宣传手册,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司机师傅们捂紧“钱袋子”。

记者还了解到,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平台监管、身份信息核验等社会治理漏洞,丹江口市检察院已启动检察建议的调查核实程序,以期推动相关单位完善机制、筑牢防线,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效果。

编辑:冀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