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5全国食安周“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举办

2025-10-22 16:05:30 来源:人民网 -标准+

图为论坛现场。受访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孙博洋)10月20日,202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市场监管总局重点活动,“压实‘两个责任’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论坛上,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表示,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方的协同配合,“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已在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目前,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工作机制有效运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对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两个责任”,孙会川表示,下一步还需要着力抓好4个方面工作:要在深化认识上再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健全机制上再求突破,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更加科学、高效;要在压实责任上再见实效,确保工作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要在共治共享上再聚合力,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副司长张士侠表示,食品生产经营司要在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基础上,着力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食品安全相关监管制度。同时,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督促指导,强化风险意识。下一步,将在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效果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司副司长潘惠青表示,近年来,该司聚焦餐饮领域的全链条主体和风险环节,突出校园餐、网络外卖、连锁餐饮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连续出台多项规定,着力构建完善系统完备、精准施策的制度体系。下一步,将在推动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推动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推动社会共治氛围更加浓厚3个方面再发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副市长于大志表示,该市立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的使命担当,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体系,将2.59万户食品主体纳入分级管理,精准匹配3500名包保干部。通过创新“四个体系”闭环机制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企业自治模式,实现风险隐患前端处置 808 处,推动规上食品企业产值达252.6亿元。同时,当地推行的“互联网 + 明厨亮灶”覆盖121家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日趋完善,智慧监管成效显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艳玲介绍道,在顶层设计上,自治区领导23次调研指导,制定分类督导指引与高风险主体包保清单,针对生产环节82个风险点细化防控措施。部门协同方面,明确集中用餐单位包保责任,建立20家成员单位风险会商机制,移送食品案件264起、线索489条。制度创新上,推行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特色乳“两检两公开”、罐车运输“三专三管三登记”等制度,7469家学校食堂实现监管干部全量包联。激励约束层面,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抽查4.45万名干部、19.73万家主体,设“红黑榜”表扬先进、通报后进,发送“三书一函”33 份,督促更换52名履职不到位人员,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张海京则介绍,北京食品消费超3100亿元,80%食用农产品靠外埠供应,6.7万家餐饮入驻外卖平台,监管挑战大。2022年9月起,北京以“四个最严”为遵循,锚定“三年目标”,25万经营主体中23万纳入平台,依托29.9万名相关人员整改问题10.2万个,整改率超96%,考核保持A级,抽检合格率、市民满意率双提升。

山东省高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介绍道,高密市以“细、新、严”“育、护、促”“聚、联、享”三组关键词,展现了基层食安治理的创新路径。该市建立三级包保体系,对 10431 家食品主体实现全覆盖管理,通过“两提醒”机制推动监管从被动服务向主动防范转变,年内已整改隐患 980 余处;并通过校园“家长监督团”“透明工厂”体验日、10 万批次“你点我检”等活动,让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攀升。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