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浙江积极推动涉外公证工作便民惠企

涉外公证“最多跑一次”占比97.2%

2025-10-22 06:19:2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罗洁

不用飞境外、不用等排期、不用反复跑,一起原创首饰企业跨境取证维权案近日在杭州互联网公证处的“简证·跨境取证”平台上完成,让跨境维权从大海捞针变成有章可循。

“简证·跨境取证”是全国公证行业首个自助式境外取证平台,用公证加持的完整证据链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这是浙江积极开展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的一个生动印证。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涉外公证业务数14.3万件,涉外公证“最多跑一次”占比97.2%,涉外公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戴纪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浙江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创新开展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推行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增服务的“三减一增”创新举措,为加快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对外开放环境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数据跑腿”减材料

“一次都不用跑,公证认证一站联办,直接邮寄给我们太方便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证负责人小李收到杭州市国立公证处邮寄的员工公证认证手续时夸赞道。

杭州市国立公证处通过全省公证认证多跨联办数字平台线上办理为该企业提供专业的涉外公证支持和保障,在公证办结之后,将公证书及时送到浙江省对外交流服务中心认证窗口,保证公证、认证时间无缝对接,并将公证认证材料直接邮寄,做到“一次都不跑”。

浙江通过积极推动涉外公证跨部门数据对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出台《浙江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2025年版)》,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减轻群众举证负担。今年以来,全省具备“涉外公证+领事认证”联办资格的公证处达68家,共办理联办业务4万余件。

绍兴市公证机构推动全市7家公证机构实现涉外公证、领事认证数据联通共享,发挥柯桥、国信两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的作用,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温州市公证机构贯通公安、民政、人社等13个部门共享高频涉外服务数据,推出“公证+不动产登记”等5个跨部门联办事项,今年以来,已提供公证认证联办服务3636件,化解涉外纠纷860余件。

“专窗受理”减时间

“原以为要折腾半个月,没想到专窗一站式全搞定,一点不耽误赴波兰的行程!”近期,温岭市民蔡先生握着刚拿到的公证书,不断向温岭市公证处涉外公证服务专窗工作人员道谢。

蔡先生与波兰籍妻子急着办完手续赴波兰定居,而专窗仅用承诺时限就帮他解决了跨国婚姻认证的烦恼。

近年来,浙江公证机构通过开设专窗,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快办响应群众诉求,大大压缩办理时间。

在湖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17个服务窗口整齐排开,公证员、法援律师正在有序接待办事群众。

今年以来,该中心法治服务专区“翻新扩容”,湖州市华信公证处窗口、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整体入驻,新增公证、法律援助、行政复议、“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跨域通办”减成本

近日,一场“三方在线”的海外远程公证在海宁市公证处会议室里顺利完成。

当事人朱先生远在柬埔寨,需办理合同公证但不便回国,海宁市公证处与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展开协作,通过远程视频审核等完成公证。

同样,在宁波市天一公证处,公证员通过“公证E通”线上远程视频,为远在德国的李女士完成了国内个人事务公证。

天一公证处深化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工作,为境外企业和群众提供跨国公证零时差涉外公证服务,服务延伸至美国、英国等。

近年来,浙江省公证机构通过“跨域通办”减少办证成本,创新海外“远程办”、省域“就近通办”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办证路径。

今年,浙江还印发《全省通办公证事项目录(2025年版)》,全省通办公证事项208项,通办率达93.7%。

“下周有艘准备去巴拿马的船要办理公证,7天内可否拿到文件?”舟山市阳光公证处公证员王正接到企业求助后,主动前置审查程序,在受理公证第二天就为该公司出具公证书,同时为其代办了认证,如期完成公证、认证手续。

据介绍,舟山市阳光公证处积极探索研究涉外海事领域公证服务路径,打破地域限制,服务全省各船务企业船舶出口。

公证服务增值化

7月16日晚,张先生在线上收到一份来自杭州市国立公证处的线上调解协议公证,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原来,张先生深陷一起涉外货款拖欠纠纷两年之久,不久前在金华贸促会调解中心调解员的帮助下,他与另一名当事人安某和解并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今年5月,浙江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与浙江省公证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涉外商事领域“调解+公证”协同工作机制,全省贸促系统调解机构可积极引入保全证据、提存、保管、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等公证服务,同时为涉外商事调解设立“绿色通道”。

近年来,浙江利用公证力量助力多元解纷,有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同时推进公证服务资源深度嵌入浙江“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鼓励各地在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外企集聚区等增设涉外公证服务点,进一步延伸涉外公证相关增值服务。


编辑:申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