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宁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5年备案审查工作培训班10月20日至21日在山东烟台举办。本次培训班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和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要求,推动地方人大常委会完善备案审查制度,提升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推动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工委)负责同志和从事备案审查工作的同志,以及59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有关同志参加本次学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在开班式上指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和重要工作。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认识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前提。要不断努力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备案审查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备案审查工作制度机制,着力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强化备案审查纠错时效和刚性,持续推进备案审查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加强备案审查理论研究和宣传解读工作。
记者从培训班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规定,共同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累计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6万余件,有力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国家法治统一。审查建议在线提交平台自2019年12月在中国人大网开通以来,近6年来共收到公民、组织网上提出审查建议近2万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党委、人大、政府、军队、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等各系统分工负责、相互衔接联动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体系。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