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通讯员 张闰 龙先有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法治化的基础工作就是普法。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继表决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为普法工作深入规范开展提供法律保障。条例及决议实施以来,广西以“八五”普法为载体,强化领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拓创新,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风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助推全面依法治区迈上新台阶。
常态普法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
为全面掌握条例及决议落地情况,推动解决广西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其对法治广西建设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今年6月至9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门组建执法检查组,启动针对条例及决议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
据介绍,在此次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乡镇村屯等实地检查了解完成法治宣传教育情况。同时,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的各环节,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对“八五”普法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
从检查的情况看,全区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放在领导干部普法工作首位。条例实施机关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制度、机制、举措,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普及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形成推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整体合力。
自治区、市、县三级党委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政府各部门建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法治督察、领导干部述法等内容。
全区建立设区市、县(市、区)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工作制度,相继建立1983个学法用法联系点。按照全区人口每年人均0.5元标准,自治区本级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累计安排7200万元。各级政府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广西以普法助力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法治文化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进一步融合,形成“法治三月三”“宪法边疆行”等广西普法名片。2021年以来,创作民族普法作品超过800部,开展山歌普法、民俗普法、非遗普法、界碑普法等特色普法活动累计超过3万场次。
检查组认为,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很好地贯彻实施了条例及决议精神,普法机制健全,措施得力,工作有效。法治宣传促进了广西的法治建设,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新的提高,社会依法治理的水平有新的提升,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生态。
靶向普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在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多维度、深层次的推动作用。
针对平陆运河、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广西遴选超过200名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一对一”的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累计依法化解涉运河矛盾纠纷超过400起。
聚焦提升市场主体信心、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广西910家律师事务所、1690个商会建立合作机制,举办“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广西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广西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平安广西建设大局,开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等主题宣传活动超过2万场次,将禁毒宣传列为校园普法重点内容,反诈骗短视频《假如后悔药可以购买》和禁毒短视频《上头电子烟是毒品》等系列节目总阅读量500万余次。
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平安广西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广西刑事案件立案数、命案数、被判刑人数持续下降,2024年同比分别下降54.75%、31.6%、8.1%;平安建设考核2023、2024年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等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每年均超过98%。在全国电诈案件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广西2024年全年、2025年第一季度立案、案损同比大幅下降。
精准普法切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普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特征的工作,只有强化精准性、针对性,彰显时代性、特色性,普法才能与工作结合、与生活相融、与时代同行。广西各地各有关单位因地制宜,坚持做实做新做活普法工作,让不同群体接受不同普法需要,按受众、按需求来设计普法内容。
广西物资学校打造《职业道德与法制》特色法治课堂,针对不同的系部开展“行业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护”等内容的教学,实现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玉林市整合教育、消防、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优势资源,打造“普法+N”模式,建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2个,所有派出所均建有未成年人关爱中心,为中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支持。
崇左市建立中越普法骑行队、山歌队等涉外普法队伍,打造广西南疆对外法治交流基地等10多个涉外普法阵地开展普法。
来宾市推出公安、司法行政、律师等人工智能AI普法数字人,开展线上说法、法律知识答题活动,在“来宾普法”等平台发布普法信息9100多条。
从检查的情况看,广西各地注重抓关键抓重点,通过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细青少年“重点群体”,抓实农村地区普法工作,抓好社会层面普法宣传,切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累计参考590.84万人次,平均合格率99.97%,全区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总数、新收一审案件数、新收二审案件数均保持“三连降”,降幅居全国前列;青少年法治素养和规则意识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区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从2021年4453人下降到3961人,降幅11.05%;“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围已经形成,2024年信访案件中重复信访数量同比2021年下降18.85%。
此外,执法检查发现条例及决议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还不到位,落实责任还有差距,创新发展力度不够大,内容及覆盖上存在短板弱项等。
对进一步贯彻实施条例及决议,检查组建议,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条例及决议的立法精神和实践要求,站位要提高、普法要重视,责任要落实、机制要健全,问题要整改、要素要保障,形式要创新、效果要提升,统筹要有力、考评要加强,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编辑:韩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