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10月17日,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迎来“人工智能的运用与风险防范”专题交流会,来自中国、法国、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界、科技界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创新应用、潜在风险及法治保障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海南自贸港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法治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法国上诉法院律师雅克·布哈特率先以“在国际仲裁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分享。他从国际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提升仲裁效率、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警示了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潜在问题,引发了与会者对AI技术国际应用的深度思考。
北京新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清平则聚焦“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法律服务业的创新”,强调AI技术作为生产力工具,显著提升了法律检索、合同审查、案例分析等基础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深刻改变了法律服务的业态。
北京麦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罗成随后以“从基座模型到多智能体:人工智能赋能法律的应用探索”为题,描绘了AI深度融入法律服务各环节的广阔前景。
北京智慧正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才认为,未来法律服务模式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普惠化,AI将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和公众获取法律服务的重要桥梁。
在积极探索AI赋能的同时,风险防范是本次交流会的另一核心议题。新加坡Fervent Chambers LLC董事伦曜东从新加坡与英美法系的独特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这些法律体系下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法律应对思路。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律师公会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萨洛莫夫·巴赫罗姆则直接呼应交流会主题,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与风险防范,他着重强调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引导与规范,确保技术发展不偏离法治轨道的必要性。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杰则聚焦“AI赋能与版权保护”这一热点问题,深入分析了在AI生成内容、智能分发等数字内容产业中,如何界定版权归属、防范侵权风险,以及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的法律边界与应对策略。
据介绍,此次交流会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不仅充分展现了AI对法律行业的积极推动作用,更将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置于同等重要位置,体现了发展与规范并行的理性态度。多领域专家在此碰撞思想火花,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人工智能与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编辑: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