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会上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通过最新调查数据,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情况、产业应用情况、政策制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这两部分群体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用户。
《报告》指出,随着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产品日趋成熟,用户体验明显提升。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最常使用的产品调查发现,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截至2025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还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
《报告》还显示,目前,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各相关环节。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在此背景下,具身智能成为上半年投融资的热点领域,相关产品正在逐渐走出实验室,在教育、医疗、线下服务等场景得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线下服务拓展。(李梦珠)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