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为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辽宁全省法院深入开展执行工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强有力工作举措,推动“纸上权益”加速兑现为“真金白银”。
国庆前夕,辽宁高院吹响“十一利剑·实干攻坚”号角,要求全省法院交叉执行一批涉及“薪金”“抚养费”“养老钱”等数额不大的涉民生小标的额案件,以过硬作风彰显司法温度,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全省法院专项攻坚期间共出动执行干警3313人次,开展突击行动487次,约谈当事人1392人次,拘传397人次。交叉执行案件3430件,取得实质进展案件1735件,执行完毕594件,执行到位金额12090847.25元,以实际行动捍卫司法权威、回应群众期盼。
10月1日清晨,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向一片金黄的苞米地走去。他们正在办理的是一起小额劳务合同纠纷,此前因被执行人长期躲避陷入僵局。执行干警利用国庆假期持续走访,终于从一位村民口中得知陈某某女儿的下落。向陈某某女儿详细解释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后,她主动说出关键线索:“我爸现在在邻村老王家苞米地帮忙收苞米呢!”苞米地里,执行干警耐心释法,陈某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将劳务费足额支付给申请人。
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因被执行人王某某未按照约定履行支付义务,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国庆假期,庄河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根据线索,提前抵达王某某住所,将其控制在家中。面对被执行人的抗拒,执行干警情理并用,告知其孩子的生活境况,以及不履行生效法律判决的法律后果。王某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配合执行工作,一次性给付申请人12万余元抚养费。
国庆假期期间,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依法将被执行人遇某某传唤至执行局。面对执行干警和申请执行人,遇某光坦言经济困难,暂无能力偿还欠款。执行干警没有直接采取强制措施,而是耐心释法析理,告知其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经过长时间的沟通谈话,被执行人遇某某的前妻主动提出愿意为其提供担保,以其名下汽车为被执行人遇某某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被执行人翁某某长期未履行付款义务。经前期摸排,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执行团队掌握其居住地的线索后,经过近五十分钟的耐心等待,成功将被执行人依法传唤至法院。执行人员详细释法明理,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翁某某当场筹措资金,将剩余案款一次性缴清。当日中午,执行人员将执行款项当面交付正在医院治疗的申请人。
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一度因被执行人“躲债跑路”陷入困境。经查,被执行人常年在外避债,仅父母在本地务农。为打破执行僵局,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利用国庆假期前往被执行人家中,与老人促膝长谈,最终用真诚打动了两位老人,帮忙联系到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