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的思考
□ 王东
作为青岛市的主城核心区,市南区是山东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县(市、区)。2025年以来,零刑事发案天数达到153天,高水平的安全环境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市南建设,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将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筑牢“三个思维”,绘好平安建设“路线图”。牢树系统思维,在补齐短板、守牢底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把握规律、谋划长远;加强对社会治安数据的深度研判,从区、街道、社区到网格,精准画像平安建设现状,加强趋势性、前瞻性研究,全力以赴打好主动仗、掌握领先权。牢树品牌思维,坚持“以文领航”打造“暖治理”品牌,以平安文化厚植治理根基,兼顾法的刚性与文的柔性,将法治文化、“无讼”理念晕染成为社会和谐的底色。牢树有解思维,对实用的经验、现实的梗阻、难解的困境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解剖麻雀”,进行深层次、根源性、机制性溯源,动态提炼问题解决的机制、方法、路径、案例,不断丰富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治理工具箱。
突出“三个紧盯”,明确重点任务“施工图”。紧盯底线,筑牢安全稳定“墙”。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做到应评尽评,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紧盯一线,织密治安防控“网”。进一步做实做优基层网格,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为核心,构建“定点、巡线、压面、控片”防控模式,连点成线、铺线成面、织面成网,抓紧抓实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深度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健全完善预测预警预防风险机制。紧盯前沿,铸就科技创新“剑”。依靠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等实现技术创新,将AI智能、数字孪生等科学技术应用于平安建设各环节各领域,优化虚拟现实、大模型算力等技术在治安防范、法治宣传的应用场景。
强化“三个用力”,优化政法服务“体验图”。在法治护航上强化用力,通过加强业务、场景和制度供给,增强市场主体安全感、体验感、公信力,以法治方式助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畅通渠道上强化用力,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这一平台作用,整合法律政策、道德风俗、行规民约等治理手段资源,提升多元治理水平,共建和谐社会秩序。在多元共治上强化用力,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法治资源与治理效能有序转化。挖掘培育治理“带头人”,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构建一呼百应、全民创安的新型治理格局。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