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瑞友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良法善治,固本安邦。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政法机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力军,肩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法机关必须立足时代视野、强化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从政治性、法治性、人民性、社会性等维度协同发力,积极构建政治引领共同体、法治权威共同体和社会治理共同体,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安全根基与法治根基。
一、锚定履职方向,构建政治引领共同体
政法机关通过依法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等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修复治理缺陷,保障国家治理体系顺畅运转。政治性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所有政法机关必须立场坚定、目标清晰,协同构建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共同体。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政法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巩固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落实到业务实践中,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执行保障,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政治生态。
坚定服务中心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法机关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政法机关应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风险、应对挑战、稳定预期,以法治智慧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法治框架内推进改革,以法治方式巩固改革成果,实现改革与法治同向发力、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在法治运行各环节站稳人民立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完善权利保障机制,真正做到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二、聚焦履职目标,构建法治权威共同体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政法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定法治信仰、统一法律适用、融通“法理情”,合力构建法治权威共同体。
坚定法治自信。我们的法治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性、法治理论的科学性、法律制度的优越性和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向世界传递中国法治声音。
保障法律实施。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政法机关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推进法律正确实施,确保执法司法公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恪守职权边界,做到一切工作于法有据、高效有序。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积极推动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加强执法司法监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融通“法理情”。法律有尺度,也要有温度。政法机关应在依法办案基础上,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就是要寓情于法、融理于法,在办案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换位思考与真诚沟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中都感受到法治的公正与温度。
三、把握履职形势,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面对社会治理的新课题,法治须走向“善治”,善治需依靠“共治”。政法机关应突出治理的柔性、韧性和协同性,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真正实现从办案到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在办案中解纷。“作于细”才能“成其大”。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重点解决好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方面,坚持“小案不小办”,将化解纠纷、消除矛盾作为办案关键,尽力解开当事人“心结”;另一方面,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断提升政法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在办案中发现、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以个案溯类案。政法机关应秉持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法治理念,通过个案分析识别共性问题,推动系统解决类案背后的治理难题。检察机关可针对类案反映的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制发检察建议,并与被建议单位加强互动,共同改进治理措施。通过加强跟踪落实,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实现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从“办理”到“办复”的转变。
从治标到治本。在惩治犯罪、堵塞行业漏洞的同时,应注重源头预防,实现“精准滴灌”。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深入挖掘数据潜力,突破传统经验主义路径依赖,实现对治理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智能预警。检察机关应全面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有效推进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金华市人民检察院首创“检察+”协同共治平台,实现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一键送达”督促整改,到期整改率居全省前列。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踏上新征程,政法机关要坚持融通做实政治引领、法治权威、社会治理,构建贯穿价值、制度、实践的政法共同体,以更高水平政治建设引领发展方向,以更实举措维护法治尊严,以更优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动政法工作理念、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