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教育部介绍“双一流”建设情况

“双一流”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

2025-09-23 19:29:4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教育强国的鲜明标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情况。 

怀进鹏指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十四五”正好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期,教育部统筹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趋势加强布局,优化建设评价方式,强化多元投入保障,促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而言,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教育部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以前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教育部对此作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聚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能力不断增强,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金融学》等系列原创性教材,承担《(新编)中国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聚焦服务大国外交,“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双一流”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在“双一流”建设的示范引领下,各地结合区域发展急需以及资源禀赋,还重点支持了400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00多个优势特色学科,呈现出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蓬勃态势。9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口支援了116所中西部高校,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水平。这些充分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同时,教育部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优势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面向中西部、面向国际合作的高等研究院这一新型平台,精准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全国范围内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发展,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形成一流学科和高层次人才会聚中西部、支援中西部建设的新气象。教育部还积极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在国际可比的一些指标当中,中国的高校和学科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这对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分类改革和政策研究,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