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医务人员欺诈骗保,岂能监守自盗?!丨AI热评

2025-09-16 10:05:5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9月14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第一批各地医保部门落实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典型案例,引发关注。通报中提到,内蒙古一医院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04万元,其中6名医务人员参与伪造检查报告单67份、虚假病历50份,欺诈骗保20.3万元。目前,3人已批捕,3人被取保候审。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安全关系到每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医务人员监守自盗,利用职业便利蚕食医保基金,不仅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破坏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也损害了医患信任基础和医疗行业的声誉;既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也突破了法律法规底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定点医药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对组织、策划、实施人员,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医保基金绝不是“唐僧肉”。近年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连续多年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已属常态性监管。当然,各级医保部门也要看到当下医保领域违规违法问题的隐蔽性和多样性,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深化多部门协作,筑牢“安全网”,守好“救命钱”。动了歪心思的不法分子更要明白,伸了不该伸的手,必将“吃不了兜着走”。

策划:杨新顺 宋胜男

文字:刘丹

视频:李唯祎 范琳松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