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实习生 成雪
8月21日,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对外发布法律援助提质增效、普法宣传“中轴法脉”、涉外法律服务护航发展等公共法律服务六大专项行动,将通过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管控体系和奖惩制度、推动“高端商事律企沙龙系列活动”常态化等措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东城区司法局副局长韩卫杰介绍,近三年来,东城区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其中建起163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全区通过三级实体平台接待法律咨询11万余人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2865次,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案件8532件。与此同时,东城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85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173万元;区法律援助实体平台接待来访群众20912人次;12348热线平台实现全年无休,服务群众91935人次,群众满意度99.82%。
在公证领域,东城区持续推进顾问式、便捷化和“绿色通道”服务,近年来办理“绿色通道”服务事项700余件、免费遗嘱1636件、上门743次,并通过设立涉企“快速通道”先后办理涉企公证事项15734件。据了解,作为北京市公证行业首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东方公证处公证服务标准化项目于2025年6月通过试点评估验收。据北京市东方公证处主任刘娟介绍,公证处此前组织开展多轮调研,建立起精准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形成覆盖核心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标准体系框架,共收录93项标准,其中自制标准66项。通过标准赋能,近年来东方公证处利用线上受理、邮寄公证书等方式,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185项公证事项,已全面实现公证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根据此次东城区发布的六大专项行动,将着力打造“紫金东华解纷中心”“暖心驿站”“长安微景公证”“法育家园公益律师团”“四合一家公服站”区域公共法律服务品牌矩阵;持续提升“正阳先锋 东律韶华”党建品牌影响力,使专业优质的公益法律服务惠及广大群众;着重培育东城区“中轴法脉”普法品牌,通过开展品牌发布、线路打卡、主题沙龙、法治游园等普法活动,实现法治、德治、礼治的相融相济。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