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山区某玩具厂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国外的订单,全力冲刺第三季度业绩。“多亏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工厂才得以避免陷入停产停业困境,保住了20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在该厂侵犯知识产权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鉴于其积极赔偿被侵权企业经济损失,达成谅解协议,主动消除危害后果,且企业正在赶制国外订单,当前出口市场严重承压,如果简单地一罚了之,企业经营将难以为继。经综合评估,评估小组依法对玩具厂作出免于没收生产设备并减轻处罚的决定。
今年以来,赣榆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试点工作,对涉企案件实行先评估后执法,严禁随意扣押经营性资产,让企业在整改过程中正常经营,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为确保制度取得实效,赣榆区探索建立“四个统一”机制,以制度刚性避免执法“一刀切”。一是坚持统一部署,将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纳入“10+1”重点工程,出台《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试点方案(试行)》,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适用范围,将经济影响评估作为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必经程序。二是坚持统一实施,举办政企恳谈会暨“送法进企业”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小企业代表深度对话,就提高经济影响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高社会适用效果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突出行政执法机关主导地位,建立评估事项、评估内容“两张清单”,通过科学评估防范重大执法风险。三是坚持统一审查,聚焦基层行政执法现状和镇域经济发展需求,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经济影响评估报告进行全量复审;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由区司法局提交相关部门会商会办。四是坚持统一应用,明确将经济影响评估报告作为全区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案件的重要指导依据,加强对个案显性问题和类案隐性问题的研究,推动全域应用和全景覆盖,努力将行政执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评估过程中,赣榆区严格依法依规,根据具体事实和情节,科学平衡各方利益。截至目前,已对20余件涉企行政执法案件开展经济影响评估,对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营主体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配套出台977项免罚、轻罚、减罚事项,涵盖17个执法监管领域,较2024年同比增长75.4%;针对企业反映的主动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制定高频违法事项清单328项,提出指引建议839条,推动监管重心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依法经营水平;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助力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王梓霖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