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杭州临安“古树法官”守护古木长青

2025-08-19 06:11: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关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陈德慧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地处浙西山区,有天目山、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古树名木超1万株,拥有浙江省最古老的圆柏和最高的金钱松。为更好保护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近年来,临安区人民法院积极延伸环境资源审判职能,探索建立“古树法官”工作机制,打造古树名木多元共治保护体系,入选浙江省环境资源审判创新事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柳杉古树群下,简单几张桌椅,便成了一个临时普法课堂。前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古树法官”赵东东忙着向游客宣讲今年开始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作为临安法院首批受聘上任的“古树法官”之一,赵东东负责涉古树名木案件审理、常态化联络和修复落实监督工作,集“法治宣传员+协同联络员+修复监督员”三员于一身。

“法官,我老家门口那棵大树也有几十年历史了,能算古树吗?”

“村里的古树常常有人来挂祈福的物品,还点蜡烛祭拜,万一烧起来很危险啊,该怎么制止?”

……

游客们纷纷围上来询问。

“如果发现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可向有关部门举报,法院将依法支持保护古树名木的公益诉讼,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赵东东就游客关心的古树名木保护问题一一解答,并与同事一起发放相关宣传册。

据介绍,今年在审查一起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案件的过程中,临安法院“古树法官”发现保护区古树群附近的村庄常有破坏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的情况,在裁定准予的同时,联合职能部门加强复绿工作的验收监管,维护古树群周边的生态环境,让古树健康生长、自由呼吸。

为守护辖区内万株古木长青,临安法院设立杭州首个“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发布《加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的十条意见》,探索施行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构建“N”方协同保护网络,充分发挥浙江农林大学智库作用,共召开座谈会及研讨会8次,开展联合巡逻20余次、“古树保护法治体检”10余次。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