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8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北京市消协”)开展了比较试验评测场景互动活动,邀请消费者和媒体代表走进实验室,“沉浸式”体验家电、日化、纺织品的测试流程。
北京市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比较试验是国际消联各成员通行的做法,消协组织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完全中立的第三方立场对同一类别不同品牌商品进行测评,解读测评结果,帮助和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商品,更好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消协已开展比较试验61次,测试商品近3000种。
图为工作人员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开展测试。
在冰箱保鲜、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4项比较试验现场,消费者代表在冰箱实验室亲身体验“冲击关门耐久性测试”,检测工程师解读能效标识含义及食材存储规范。在洗碗机实验室,通过油脂、淀粉污染物的清洗对比实验,向消费者直观展示清洁性能差异,并普及水效标识标准知识。消费者还实地操控了扫地机器人的边角除尘,体验了智能门锁的安防实测中假指纹解锁、IC卡防复制、面部识别漏洞模拟,深刻感知了智能门锁的技术防线。
图为工作人员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功能开展测评。
在果蔬清洗剂和防晒衣比较试验现场,理化检测室农药残留清除实验揭示洗涤剂的去污原理。纺织实验室则通过纤维含量分析仪解密面料成分,防紫外线功能性检测,让消费者代表现场试穿防晒服装,在专业仪器检测下验证紫外线阻隔效果。
据了解,2025年,北京市消协开展了童车童鞋、防晒衣、冰箱、智能门锁等12项比较试验。下一步,北京市消协将继续站稳消费者立场,继续做好比较试验工作,让科学检测成为消费者购物的好“参谋”,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编辑: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