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际文
当地时间8月11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澳大利亚将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日,新西兰外交部长彼得斯表示,该国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将于9月作出正式决定。
近期,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也相继表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要求落实“两国方案”的呼声进一步加强。
承认浪潮涌起
在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版图中,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核心焦点。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国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掀起一股强劲的外交承认浪潮。这一态势深刻影响着巴以问题的未来走向,也冲击着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在欧洲,挪威、西班牙、爱尔兰于去年同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三国政府首脑均表示,该决定是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数月磋商后作出,并商定在同一天宣布,这一协同行动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4日宣布,法国将在9月召开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首相府7月29日宣布,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行动结束加沙地带骇人惨状,并承诺实现长期可持续和平,英国将在9月联大开幕前承认巴勒斯坦国,维护“两国方案”的可行性;加拿大总理卡尼7月30日宣布,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两国方案”,计划在9月联大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在美洲,巴巴多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等国政府先后发表声明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据统计,截至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近150个国家承认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承认浪潮有着深刻背景。巴以冲突长期持续,尤其是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加剧,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批评声浪日益高涨。同时,巴勒斯坦人民追求独立建国的诉求从未停歇,其正义性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此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上发挥重要作用,相关决议也为各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提供了一定依据。例如,5月10日,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这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大影响。
各方反应激烈
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动,引发国际社会截然不同的反应,各方立场鲜明对立,进一步凸显巴以问题的复杂性。
巴勒斯坦方面对各国承认决定表示热烈欢迎与高度赞赏。巴勒斯坦总统府发表声明,对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表示赞赏,称这是对“两国方案”的挽救,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支持,并呼吁尚未承认的国家承担起责任,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也发表声明,对相关国家举措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这一系列表态表明,巴勒斯坦将国际社会的承认视为对其民族自决和国家主权诉求的有力支持,希望借此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外交空间。
以色列则强烈反对,并采取一系列外交举措表达不满。以色列外交部在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后,发表声明称已下令立即召回以色列驻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大使进行磋商,并召见三国驻以大使,“强烈斥责”其决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部分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荒谬”,这不会带来和平,而是“把下一场战争带得更近”。他强调大多数以色列民众和议员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以色列不会为了“舆论好评”而作出“国家自杀”的决定。
美国作为以色列的传统盟友,坚定站在以色列一边,反对他国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位发言人的话报道,总统一直支持“两国方案”,但认为巴勒斯坦建国应该通过巴以双方直接谈判实现,而非他国单方面承认。美国长期以来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其反对立场背后多重因素交织,包括国内犹太利益集团的影响、中东战略布局以及与以色列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等。然而,美国的这一立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在国际社会呼吁公正解决巴以问题的大背景下,其行为显得愈发不合时宜。
带来深远影响
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为巴以问题解决带来多层面深远影响,给长期陷入困境的巴以和平进程带来新契机。
从国际法角度看,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进一步确立巴勒斯坦国的主权合法性。过去,以色列不断蚕食巴勒斯坦当局的实际管控范围,甚至扬言要永久占领加沙地带,扩大在约旦河西岸的控制面积,对“两国方案”造成严重冲击。如今,众多国家的承认提升巴勒斯坦国主权地位,为其参与国际谈判奠定坚实法律基础,使其在国际事务中能以更平等身份发声,维护自身权益。
在政治层面,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巴以问题的政治僵局。过去,西方国家大多追随美国,在巴以问题上拒绝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此次多国转向,明确表达对以色列持续扩张犹太人定居点、阻挠和平进程的不满,对以色列形成强大外交压力,迫使其回归谈判桌。例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表态,使以色列面临的外交孤立形势更为严峻,增加其在巴以问题上的谈判压力。
在人道主义方面,有利于缓解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同时,明确要求以色列尽早恢复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物资运输畅通、停止升级军事行动、保障平民安全。尽管以色列过去对国际压力多有无视,但面对如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际浪潮,以方在军事行动上大概率会有所收敛,为加沙地区民众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此次承认浪潮也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更广阔空间。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独立建国,在国际场合多次呼吁全面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巴以和平。中国可以借助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与各方良好关系,积极斡旋,促进巴以双方开展对话与谈判,为巴以和平进程注入中国智慧和力量。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