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平妮 通讯员 赵晓翠 荆华南
近期,随着19个未配备公职律师的市直部门全部配备结对公职律师,山东省聊城市实现市级公职律师工作全覆盖。
“建立公职律师结对共建工作机制,从公职律师较多的单位选派公职律师与未配备公职律师的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是聊城市解决部分党政机关公职律师短缺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持续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又一举措。”聊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国强说。
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高度,系统谋划公职律师工作,着力在建机制、重管理、搭平台、强服务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公职律师工作取得新成效。
构建公职律师工作“大格局”
聊城市司法局将公职律师工作列入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先后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召开全市公职律师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公职律师工作。同时,将公职律师工作纳入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下发法治督察《提醒督促函》,层层压实党政机关主体责任。
目前,聊城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及群团组织公职律师备案率达到100%,487家党政机关已经设立公职律师机构,357名工作人员成为了公职律师,实现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应设尽设。
强化公职律师统筹“大联动”
立足聊城实际,先后建立公职律师跨部门统筹使用工作机制、公职律师结对共建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公职律师资源共享、统筹高效、全面覆盖。全市公职律师跨部门调配使用达100余次,完成政府立法、合法性审查等事项100余件,均取得较好效果,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据悉,聊城市已建立全市公职律师人才库,按照党务、执法、综合等类别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各级党政机关的具体法律服务需求,综合考虑公职律师所属部门类别以及专业特长等因素,有针对性的为党委工作部门、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和其他综合管理部门提供法律服务。
搭建公职律师发展“大平台”
聊城市司法局将公职律师培训纳入全市律师业务培训、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能力提升培训范畴,每年组织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同堂培训,对公职律师参与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同时,每年举办公职律师庭审观摩活动,通过“零距离”旁听庭审,全面提升公职律师履职能力。积极指导各公职律师单位健全公职律师管理办法,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开展公职律师年度考核工作,推动公职律师成为法治聊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