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唐湘洪 肖晓蓁
6月30日,广东省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迎来十周年。8月8日,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盐田区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十周年采风活动举行。深圳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盐田区委政法委相关领导,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走进深圳行政审判中心,通过实地参观、旁听庭审,全景式体验十年来改革创新的实践历程与丰硕成果。
2015年6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深圳法院承担起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任务。十年来,盐田区法院作为承担改革任务的基层法院,共审结超10万件行政案件,深圳市行政案件实现99%跨行政区划管辖、100%集中管辖。
“这十年,我们坚持依法履职,积极创新审判机制,推进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及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率先实现无纸化办案,并积极参与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研发。坚持实质解纷,积极创建‘一院直联各区’多元解纷模式,携手各区司法行政部门构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成行政审判中心,打造网上行政诉讼服务平台‘法智云端’,共建全省‘无讼行政机关’。”盐田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闻秀在致辞时说。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行政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司法行政和行政审判的‘双轮驱动’,全力配合深圳法院进一步开展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的探索实践,共同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中毅表示。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邝肖华指出,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基本实现了集中管辖和跨行政区划管辖的双重目标,不仅促推了行政审判质效的提升,有力维护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为法院系统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提供了有益样本。
采风团一行观看了深圳行政审判数据可视化平台演示、改革十周年视频短片,实地参观了深圳行政审判成果展。“今天的实地参观让我很有感触,尤其是审结超十万件案件,从最开始一年两百多起案件,到现在一年一万多件,案件量的变化,代表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也代表群众对两级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认可。”市人大代表赵广群说。
市政协委员、盐田区人大代表吴滨期待深圳两级法院在新征程上持续深化司法改革,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据介绍,改革伊始,盐田区法院注重将信息化建设贯穿其中。2017年4月,盐田区法院拿下全省“智慧法院”试点单位,先后攻克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技术难题,并建成网上行政诉讼服务平台“法智云端”。该平台直接对接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实现行政案件的立案、材料递交、文书送达等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自2017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有超550家行政机关入驻,办结近10万件行政案件。
“在这张深圳行政审判‘地图’上,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类、各区、各机关的行政案件实时数据、涉诉热点和趋势。”据介绍,行政审判数据地图上的这些关键司法数据的分析研判与深度应用,为审判经验总结、审判管理优化、司法建议制发、调研课题撰写、府院座谈交流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成为人民法院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抓手。
活动当天,一起当事人诉行政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的案件在深圳市行政审判中心公开开庭审理,该案被告之一的行政机关副局长作为负责人出庭应诉。除采风团外,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也参加了旁听。
“庭审观摩既是生动直观的普法公开课,也是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执法人员在案件中对照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效。”主审法官赖谚辉说。
“全流程庭审观摩,让我们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严谨,充分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多名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后深有感触地说。
据介绍,十年来,庭审观摩已成为盐田区法院常态化工作,“负责人出庭应诉+执法人员旁听庭审+法官释法”相结合的观摩形式,达到提升“关键少数”法治意识、规范一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促进争议实质解决的多重效果。盐田区法院共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500余人次,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近3000人次。基于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突出成效,深圳行政审判中心先后获评四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市新录用公务员见学培训点。
编辑:申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