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南平公安建立“四快”“五必”工作机制

筑牢打防电诈“铜墙铁壁”

2025-08-06 06:26:5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关注·筑牢反诈防线

□ 本报记者 王莹

□ 本报通讯员 丁晨

7月14日,福建南平邵武市公安侦破一起刷单返利类诈骗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7月22日,顺昌县公安侦破一起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专案组民警赶赴外省多地,抓获38名犯罪嫌疑人;7月24日,政和县公安侦破一起投资理财类诈骗案,成功将该犯罪团伙8名嫌疑人抓获……这一起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高效精准侦破,离不开南平市公安机关构建的“四快”“五必”工作机制。

今年7月,南平市公安局以“降发案、降财损”为目标,部署开展“南盾”2号专项行动,通过构建快受理、快止损、快研判、快抓捕和每线必核、每案必研、每人必侦、每逃必追、有赃必缴的“四快”“五必”工作机制,实现侦破电诈犯罪案件数同比上升93.9%,资金快打战果转化率和漫游地快打办结率均居全省首位。

针对每一条涉诈案件线索,南平公安通过搭建研判模型,紧盯线案关联、团伙架构、作案模式、资金流向等关键要素深入研判,迅速查清犯罪团伙基本情况。

“我们每天都会对涉诈资金流动线索进行核查,通过关联信息深挖彻查各类黑灰产线索,不仅‘精准定位’涉诈团伙,还能快速出击铲除。”建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詹铠说。就在7月22日,建瓯公安成功捣毁了2个黑灰产窝点,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

近日,延平区的徐先生在自称是“抖音客服”的诱导下安装一款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进行转账。此时,兴业银行中山支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发现徐先生银行账户存在异常交易,立即通报给延平警方。延平警方迅速响应,成功阻断交易,为徐先生保住了165万余元存款。

像这样的预警劝阻在南平市并非个例。南平公安会同银行金融部门持续完善警银联动协作机制,畅通线索通联渠道,督促银行网点加强现金业务管理,严格落实身份识别、可疑交易行为报告等制度,并对拦截有功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南盾”2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劝阻拦截欲转账20余起,避免群众财产损失490余万元。

此外,南平公安还会同通管部门、各大运营商建立反制模型,动态更新涉诈号码库,实现对涉诈电话、短信的精准识别,并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涉诈信息,根据被骗风险等级,通过短信、电话以及当面劝阻的方式100%全面进行预警劝阻,尽最大可能防止群众被骗。

“过去,反诈如同‘扑火’,常常陷入被动应付的境地。如今,反诈更像是‘织网’,每个环节都在开展主动防御,做到‘发现就响应、响应就处置’。”南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赖宇航介绍说。

为提升群众识诈防诈能力,南平公安构建全民宣传体系,积极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反诈宣传作品在多媒体平台发布,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南平公安的强势出击下,今年7月,全市电诈犯罪案件警情数、发案数、财损数同比分别下降36.4%、45.6%、54.8%,用实实在在的成效筑牢了防范电诈、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