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 熊雪卉
“您不仅是法律的捍卫者,更是我人生低谷的一束光。”日前,一封感谢信送至深圳市福田区法律援助处,揭开一宗历时三年的工伤维权历程。该案通过精准法律干预,成功免除受援人汤先生诉讼费用1万余元,实现民事赔偿与司法救助的双重保障。
2021年,汤某在福田区某超高层写字楼进行中央空调维护作业时,不幸遭遇高空坠落事故,身受重伤。事故发生后,汤先生经历了近8个月的住院治疗。经司法鉴定,其伤情构成多等级伤残(包含高位脊髓损伤等严重后果)。汤先生认为,事故原因可能涉及作业现场支架存在安全隐患,且相关方未尽到充分的安全提示义务。因此,他决定向该写字楼的所有权人及物业管理方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接到求助后,福田区法律援助处迅速启动援助机制,精准匹配案件需求,指派法援律师侯张林承接此案。
面对盘根错节的案情和复杂的法律关系,侯张林抽丝剥茧精准定位核心争议点和法律突破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维权策略。在依法维权的同时,侯张林敏锐地察觉到汤先生因经济困难可能面临的诉讼压力。于是,他主动延伸服务,多方奔走协调,积极与法院沟通,最终成功为汤先生争取到免除本案全部诉讼费用1万余元。
侯张林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福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理念的深刻内涵——不仅提供法律服务,更以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双重守护,帮助受援人走出困境,重拾对法治的信心。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