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15位公民代表“零距离”现场见证

江苏首次邀请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

2025-07-30 06:35:4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法治一线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许瑶蕾

“以前觉得人大工作神圣又神秘,这次亲身参与立法审议与监督过程,真切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7月28日上午开幕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刚毕业满一年、来自盐城市都市建设投资集团的王梓珲难掩兴奋,有幸成为15位参与旁听的公民之一,“零距离”现场见证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主持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在当天下午继续旁听常委会分组审议现场。

在江苏,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已有先例,但走进常委会分组审议现场、旁听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分组审议发言,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前通过媒体发布旁听公告,有80多人报名申请,随机选中的15人涵盖高校教师、律师、基层工作者、村干部、企业职工等群体,成为这场“民主实践”的见证者。

图为旁听现场。 曹伟 摄

上午9时会议正式开幕,旁听公民代表胸前佩戴着旁听证,有序步入会议厅二层旁听席,正对高悬国徽的主席台,旁听人员可将整个会场尽收眼底。他们凝神聆听涉及妇女权益保障、征兵工作、民营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财政预决算等多领域的报告与议案。

午休时间,会议厅外的休息区成了旁听代表们的“临时议事厅”。“原来预算审议这么细致严谨。”“妇女权益条例修订,真是冲着解决职场歧视、生育保障这些实际问题来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初体验”,对下午举行的分组审议更添几分憧憬。

“让我们欢迎旁听的公民代表!”14时30分举行的分组审议现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法工委主任赵建阳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旁听公民们手捧草案仔细翻阅,时而凝神记录,时而抬头专注倾听发言,生怕错过点滴细节。

“立法好不好,终究要由老百姓评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发言时,特意将目光转向旁听席,强调条例制定要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全过程都要贯穿民主,让每一个条款都充分反映民意。

16时审议结束后举行了旁听公民座谈会,大家纷纷畅谈感受、建言献策。“以往教学多依赖于历史文献、法律条文等,这次走进真实现场,才真正感受到常委会履职的鲜活过程。”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赖静萍建议开展“高校师生旁听日”“人大进高校”等系列活动,让青年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逻辑与现实意义。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双闸村党总支书记黄凯表示,回去后要把所见所闻向村民们宣传,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

“我们高度重视公民旁听工作,去年底还专门出台了保障公民旁听会议的制度规定和一系列具体措施,2025年初首次组织了公民旁听省人代会开幕会,今后将不断总结完善,继续推进公民旁听人大会议有关工作。”主持座谈会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爱军表示,对大家提出的有价值、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吸收采纳,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

这场江苏人大历史上的“首次”,让立法从书本条文变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实践。正如不少现场旁听的公民代表所说:“满是亲切感,能参与其中,何其有幸!”

编辑:申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