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储岐
夏伏蝉鸣,交织着电网改造的施工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下丁村,村党支部书记叶子欣正带着村民修整线路沿线树木,为装表送电做最后冲刺。
“子欣这年轻人真中,刚上任几个月,这么大的事就办成了!”村民赞许道。这项千万元工程,将解决用电不稳的老大难,为村子每年省下40多万元电费。
曾经,这个183户680余人的小村顶着“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叶子欣带领乡亲们以实干作答:修排水渠、换新路灯、硬化村道,试种的生姜在改良后的板结地里扎了根……短短数月,村貌迎来一系列新变化。
在平顶山,一批像叶子欣这样有情怀、敢担当的年轻“头雁”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翅翱翔。
近年来,为储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平顶山市大力实施“雁归工程”,将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9类群体列为重点。县乡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村庄精准研判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情况,同时打好“事业、政策、感情”三张牌,利用节日拜访、异地恳谈、政策宣讲等方式,全力动员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任职。
鲁山县仓头乡电商园里,蚕丝被打包声混着主播的吆喝声。“去年营业额300多万元,今年会更好!”负责人王麟懿指尖飞舞回复着客户咨询。这位被乡里请回的年轻人,带回了红火电商产业。他已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对象。“村里正需要这样有学历、有头脑的年轻人。”仓头乡党委书记于海琴说。
谈起村庄规划,汝州市米庙镇风庙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进超干劲十足。37岁的他返乡后,精心打造的3条乡村越野赛道吸引众多游客,新建的爱心食堂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曾经闭塞的丘陵山村蜕变为农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
去年以来,平顶山已对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本土大学毕业生2.2万余人,吸引近2000人回村。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结构持续优化,平均年龄降至40.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68.4%。
如何让青春“头雁”迅速成长?平顶山精心构建帮带机制。包乡县级干部、乡镇班子成员、优秀老支书,结对帮带后备力量。36岁的何俊鹤是叶县龙泉镇大何庄村党支部书记的重点培养人选。他担任老支书李小闯的助理,成功引进2家大型室内门制造企业。“把经验教训传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就是最好的传帮带。”李小闯话语朴实。
平顶山还依托市、县、乡三级党校联动,分层分类培训,并组织近200人赴浙江奉化、山东枣庄等地沉浸式跟岗锻炼。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村级后备干部1.1万人次。
编辑:高弼浡